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包括外壳体主体和转接头,所述外壳体主体的右侧内部设置有固定杆,且外壳体主体的上表面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气囊主体,所述第一气囊主体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端贯穿外壳体主体与第二气囊主体相连接,所述转接头的底端固定有外壳体主体,且外壳体主体的右端连接有盖体主体,并且盖体主体的内侧面固定有压板。该电气电力转接装置设置有盖体主体,通过将固定杆向右拉动,使得固定杆与盖体主体内部的卡槽进行分离,由此便于对盖体主体通过合页进行旋转打开,因此相比较市场上传统的通过螺钉固定,此结构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拆卸的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包括外壳体主体(1)和转接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主体(1)的右侧内部设置有固定杆(2),且外壳体主体(1)的上表面内部开设有安装槽(3),并且安装槽(3)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气囊主体(4),所述第一气囊主体(4)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的底端贯穿外壳体主体(1)与第二气囊主体(9)相连接,所述转接头(6)的底端固定有外壳体主体(1),且外壳体主体(1)的右端连接有盖体主体(7),并且盖体主体(7)的内侧面固定有压板(8),所述固定杆(2)的外侧固定有复位弹簧(11),且复位弹簧(11)的外侧固定有外壳体主体(1),并且固定杆(2)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的外侧固定有盖体主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通过复位弹簧(11)与外壳体主体(1)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杆(2)呈“T”形状结构,并且固定杆(2)与卡槽(10)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呈“口”字形结构,且压板(8)与盖体主体(7)为一体化结构,并且压板(8)的最低点低于盖体主体(7)的最低点,同时压板(8)的最低点低于安装槽(3)的最高点,所述压板(8)的宽度小于安装槽(3)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主体(9)内部的空间通过连接管(5)与第一气囊主体(4)内部的空间相连通,且第一气囊主体(4)和第二气囊主体(9)均呈“口”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的横向中心线与固定杆(2)的横向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卡槽(10)的最高点低于盖体主体(7)的最高点,并且固定杆(2)的长度大于卡槽(10)与外壳体主体(1)的最长距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电力均属于电工技术,电气电力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转接装置,通过转接装置对电气电力的连接电路进行转换,以便于很好的与不同功率的设备进行使用,虽然目前市场上的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1、传统的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壳体大多是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固定,当需要对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内部进行检修时,需要用工具将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壳体进行拆卸,操作麻烦,耗时耗力;
2、传统的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壳体之间连接密封性较差,使得外界的潮气容易进入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内部,使得电气电力转接装置内部的电器元件受损,进而影响整个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使用。
因此我们便提出了电气电力转接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壳体不方便进行拆卸,进而不便于进行检修,同时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壳体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包括外壳体主体和转接头,所述外壳体主体的右侧内部设置有固定杆,且外壳体主体的上表面内部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气囊主体,所述第一气囊主体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端贯穿外壳体主体与第二气囊主体相连接,所述转接头的底端固定有外壳体主体,且外壳体主体的右端连接有盖体主体,并且盖体主体的内侧面固定有压板,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固定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外侧固定有外壳体主体,并且固定杆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外侧固定有盖体主体。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通过复位弹簧与外壳体主体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杆呈“T”形状结构,并且固定杆与卡槽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呈“口”字形结构,且压板与盖体主体为一体化结构,并且压板的最低点低于盖体主体的最低点,同时压板的最低点低于安装槽的最高点,所述压板的宽度小于安装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主体内部的空间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气囊主体内部的空间相连通,且第一气囊主体和第二气囊主体均呈“口”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横向中心线与固定杆的横向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卡槽的最高点低于盖体主体的最高点,并且固定杆的长度大于卡槽与外壳体主体的最长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气电力转接装置;
(1)设置有盖体主体,通过将固定杆向右拉动,使得固定杆与盖体主体内部的卡槽进行分离,由此便于对盖体主体通过合页进行旋转打开,因此相比较市场上传统的通过螺钉固定,此结构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拆卸的效率;
(2)安装有压板,压板呈“口”字形结构,通过盖体主体的旋转对外壳体主体的上方遮盖,使得盖板主体带动压板对安装槽内部的第一气囊主体进行挤压,使得第一气囊主体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进入第二气囊主体内部,使得第二气囊主体的体积增大,进而使得呈“口”字形结构的第二气囊主体与盖体主体相抵触,从而提高盖体主体与外壳体主体之间的密封性,以便于盖体主体很好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盖体主体打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主体关闭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体主体与外壳体主体连接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主体与固定杆连接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主体;2、固定杆;3、安装槽;4、第一气囊主体;5、连接管;6、转接头;7、盖体主体;8、压板;9、第二气囊主体;10、卡槽;11、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包括外壳体主体1、固定杆2、安装槽3、第一气囊主体4、连接管5、转接头6、盖体主体7、压板8、第二气囊主体9、卡槽10和复位弹簧11,外壳体主体1的右侧内部设置有固定杆2,且外壳体主体1的上表面内部开设有安装槽3,并且安装槽3的内部固定有第一气囊主体4,第一气囊主体4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管5,且连接管5的底端贯穿外壳体主体1与第二气囊主体9相连接,转接头6的底端固定有外壳体主体1,且外壳体主体1的右端连接有盖体主体7,并且盖体主体7的内侧面固定有压板8,固定杆2的外侧固定有复位弹簧11,且复位弹簧11的外侧固定有外壳体主体1,并且固定杆2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卡槽10,卡槽10的外侧固定有盖体主体7;
固定杆2通过复位弹簧11与外壳体主体1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杆2呈“T”形状结构,并且固定杆2与卡槽10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进而便于固定杆2很好的进行滑动与卡槽10进行分离,便于对盖体主体7进行打开;
压板8呈“口”字形结构,且压板8与盖体主体7为一体化结构,并且压板8的最低点低于盖体主体7的最低点,同时压板8的最低点低于安装槽3的最高点,压板8的宽度小于安装槽3的宽度,以便于“口”字形结构的压板8进入安装槽3的内部对第二气囊主体9进行向下挤压;
第二气囊主体9内部的空间通过连接管5与第一气囊主体4内部的空间相连通,且第一气囊主体4和第二气囊主体9均呈“口”字形结构,由此便于第二气囊主体9和第一气囊主体4内部的气体进行流通;
卡槽10的横向中心线与固定杆2的横向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卡槽10的最高点低于盖体主体7的最高点,并且固定杆2的长度大于卡槽10与外壳体主体1的最长距离,由此使得固定杆2的左端插进卡槽10内对盖体主体7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气电力转接装置时,首先,将整个装置如附图2所示移动到工作区域内,到达工作区域内,当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使用时,将外界的输送线的插头插进外壳体主体1前后侧面的相对应的转接头6内,安装好后,整个转接装置便开始进行工作了,当工作结束后,需要对外壳体主体1的内部进行检修时,这时,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将外壳体主体1右侧内部的固定杆2向右拉动,使得固定杆2的左端与盖体主体7右端内部的卡槽10进行分离,接着,直接将盖体主体7通过左端的合页进行旋转就很好的打开了,相比较传统的拆卸螺钉,此结构操作简单,快捷,然后,工作人员便可对外壳体主体1的内部进行检修工作了;
检修结束后,如上所述,如附图1所示,将盖体主体7通过左端的合页向右侧进行旋转,这时,再将固定杆2向右侧进行拉动对复位弹簧11进行蓄力,盖体主体7在旋转盖在外壳体主体1上方的同时,盖体主体7内侧面的压板8对外壳体主体1内部安装槽3内的第一气囊主体4向下挤压,如附图3所示,这时,受挤压的第一气囊主体4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5输送到第二气囊主体9的内部,使得第二气囊主体9的体积增大,第二气囊主体9的顶面与盖体主体7进行接触,从而通过第二气囊主体9提高了盖体主体7与外壳体主体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外界的潮气进入整个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内部,以上便是整个电气电力转接装置的使用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电气电力转接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