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灵芝栽培装置

一种灵芝栽培装置

IPC分类号 : A01G18/64,B62B1/00

申请号
CN202020421375.6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3-28
  • 公开号: 211832188U
  • 公开日: 2020-11-03
  • 主分类号: A01G18/64
  • 专利权人: 桂林市农业科学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灵芝栽培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灵芝栽培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盆体,盆体的内部开设有盆腔,盆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插杆,盆体的放置有栽培种植袋,栽培种植袋的底端与盆腔相套合,栽培种植袋的底端与插杆相插合,车体的内部开设有车腔,车体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若干个限位块,限位块的上端贴合设置有过滤板,车体的上端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均等排列的盆体,将装填好的栽培种植袋的底部立于盆体内部的盆腔中,并与盆体内部中心位置处的插杆相互插合,从而完成栽培种植袋的摆放放置,固定相对稳定,摆放相对均等,便于灵芝的自然生长,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权利要求

1.一种灵芝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盆体(5),盆体(5)的内部开设有盆腔(15),盆体(5)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插杆(7),盆体(5)的放置有栽培种植袋(6),栽培种植袋(6)的底端与盆腔(15)相套合,栽培种植袋(6)的底端与插杆(7)相插合,车体(1)的内部开设有车腔(8),车体(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若干个限位块(9),限位块(9)的上端贴合设置有过滤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1)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滚轮(2),车体(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有杆体(3),杆体(3)的上端设置有把手(4),杆体(3)与把手(4)呈T字形固定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盆体(5)和盆腔(15)均为弧形结构,盆体(5)的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网孔(14),盆体(5)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旋轴(13),盆体(5)与车体(1)通过旋轴(13)旋合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1)的外部四周为弧形结构,车腔(8)的内壁四周为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块(9)为L形结构,过滤板(10)为方形结构且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11),过滤板(10)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提把(12),提把(12)为U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插杆(7)为锥形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灵芝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芝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灵芝是一种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其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在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有灵芝的记载,

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安徽、贵州、黑龙江、吉林等地,灵芝的栽培种植,通常在大棚内以栽培种植袋的方式进行栽培种植,大棚建棚地点选择时,应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和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栽培种植袋中的栽配料可用棉籽壳77%,麸皮10%,玉米粉10%,糖、磷肥和石膏各1%;或木屑70%,麸皮25%,黄豆粉2%,磷肥1%,石膏1.5%和糖0.5%配制而成。

现有的灵芝栽培种植方式还存在以下问题:灵芝栽培种植袋通过人工进行摆放放置,摆放间距不够均等,影响蘑菇的自然生长;同时,灵芝在采摘过程中,需要在棚内进行一一装填收集成袋,灵芝不能进行整体运输异地收集,且灵芝中所携带的残渣清除较为不便,掺杂其中影响灵芝的品相。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灵芝栽培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便捷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灵芝栽培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盆体,盆体的内部开设有盆腔,盆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插杆,盆体的放置有栽培种植袋,栽培种植袋的底端与盆腔相套合,栽培种植袋的底端与插杆相插合,车体的内部开设有车腔,车体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若干个限位块,限位块的上端贴合设置有过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灵芝栽培装置优选技术方案,车体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滚轮,车体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有杆体,杆体的上端设置有把手,杆体与把手呈T字形固定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灵芝栽培装置优选技术方案,盆体和盆腔均为弧形结构,盆体的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网孔,盆体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旋轴,盆体与车体通过旋轴旋合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灵芝栽培装置优选技术方案,车体的外部四周为弧形结构,车腔的内壁四周为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灵芝栽培装置优选技术方案,限位块为L形结构,过滤板为方形结构且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过滤板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提把,提把为U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灵芝栽培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插杆为锥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车体的上端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均等排列的盆体,盆体的内部开设有盆腔,盆体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插杆,将装填好的栽培种植袋的底部立于盆体内部的盆腔中并与盆体内部中心位置处的插杆相互插合,从而完成栽培种植袋的摆放放置,固定稳定,摆放均等,便于灵芝的自然生长;车体的内部开设有车腔,车体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限位块的上端贴合设置有过滤板,灵芝可就近摘取放入车体内部的车腔中,通过过滤板便于对车腔上层空间的灵芝所携带的残渣进行过滤,便于完整灵芝的收集,同时过滤板安拆取放方便便于车腔底层空间残渣的清理清洁,同时,通过车体便于灵芝的运输,便于灵芝的异地收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车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车体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盆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盆体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滚轮;3、杆体;4、把手;5、盆体;6、栽培种植袋;7、插杆;8、车腔;9、限位块;10、过滤板;11、过滤孔;12、提把;13、旋轴;14、网孔;15、盆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灵芝栽培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上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盆体5,盆体5的内部开设有盆腔15,盆体5的内部中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插杆7,盆体5的放置有栽培种植袋6,栽培种植袋6的底端与盆腔15相套合,栽培种植袋6的底端与插杆7相插合,车体1的内部开设有车腔8,车体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若干个限位块9,限位块9的上端贴合设置有过滤板10,本实施例中栽培种植袋6为塑料薄膜材质,内部装填有用于灵芝栽培种植的栽配料,车体1的上端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均等排列的盆体5,盆体5的内部开设有盆腔15,盆体5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插杆7,将装填好的栽培种植袋6的底部立于盆体5内部的盆腔15中并与盆体5内部中心位置处的插杆7相互插合,从而完成栽培种植袋6的摆放放置,固定稳定,摆放均等,便于灵芝的自然生长;车体1的内部开设有车腔8,车体1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9,限位块9的上端贴合设置有过滤板10,灵芝可就近摘取放入车体1内部的车腔8中,通过过滤板10便于对车腔8上层空间的灵芝所携带的残渣进行过滤,便于完整灵芝的收集,同时过滤板10安拆取放方便便于车腔8底层空间残渣的清理清洁,同时,通过车体1便于灵芝的运输,便于灵芝的异地收集。

具体的,车体1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滚轮2,车体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有杆体3,杆体3的上端设置有把手4,杆体3与把手4呈T字形固定相连接,本实施例中车体1为金属弧形,内部开设有弧形车腔8,便于灵芝的采集与运输,滚轮2为尼龙材质,设有多处,杆体3为金属弧形,把手4为塑质柱形,在使用时,通过杆体3和把手4以及滚轮2将车体1推入大棚内部,置于指定位置处,日后灵芝需要采摘时,将栽培种植袋6上生长的灵芝采摘下来,并放入车体1内部车腔8中。

具体的,盆体5和盆腔15均为弧形结构,盆体5的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网孔14,盆体5的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旋轴13,盆体5与车体1通过旋轴13旋合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盆体5为金属弧形,且内部开设有弧形盆腔15,便于栽培种植袋6的均等放置,设有约二十处,插杆7为金属锥形,便于栽培种植袋6的进一步固定,旋轴13为金属材质,便于盆体5的安拆更换,在使用时,将装填好的灵芝栽培种植袋6的底部立于盆体5内部的盆腔15中,并与盆体5内部中心位置处的插杆7相插合,通过网孔14便于栽培种植袋6底部进行透气,通过杆体3和把手4以及滚轮2将车体1推入大棚内部,置于指定位置处。

具体的,车体1的外部四周为弧形结构,车腔8的内壁四周为弧形结构。

具体的,限位块9为L形结构,过滤板10为方形结构且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11,过滤板10的上端两侧均固定有提把12,提把12为U形结构,本实施例中限位块9为金属L形,便于过滤板10的限位固定,过滤板10为金属方形,且外部四周若干个过滤孔11,便于灵芝中残渣的过滤,提把12为塑质U形,便于过滤板10的拎提取放,在使用时,日后灵芝需要采摘时,将栽培种植袋6上生长的灵芝采摘下来,并放入车体1内部位于过滤板10上端的车腔8上层空间中,灵芝中的残渣通过过滤孔11外部开设的若干个过滤孔11掉落至车体1内部位于过滤板10底端的车腔8底层空间中,通过杆体3和把手4以及滚轮2将车体1从大棚内部拉出。

具体的,插杆7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装填好的灵芝栽培种植袋6的底部立于盆体5内部的盆腔15中,并与盆体5内部中心位置处的插杆7相插合,通过网孔14便于栽培种植袋6底部进行透气,通过杆体3和把手4以及滚轮2将车体1推入大棚内部,置于指定位置处,日后灵芝需要采摘时,将栽培种植袋6上生长的灵芝采摘下来,并放入车体1内部位于过滤板10上端的车腔8上层空间中,灵芝中的残渣通过过滤孔11外部开设的若干个过滤孔11掉落至车体1内部位于过滤板10底端的车腔8底层空间中,通过杆体3和把手4以及滚轮2将车体1从大棚内部拉出,将盆体5上的栽培种植袋6取下,并通过盆体5底端的旋轴13相对车体1旋合取下若干个盆体5,将车体1内部位于车腔8中的成品灵芝收集起来,通过提把12将车腔8内部位于限位块9上的过滤板10取出,然后对车腔8内部的灵芝残渣进行清理清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灵芝栽培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