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主要包括左导向轨、左驱动轨、右导向轨、右驱动轨和滚筒;所述的左导向轨和左驱动轨焊接在滚筒外圆的一端,右导向轨和右驱动轨焊接在滚筒外圆的另一端,所述的滚筒内孔开有花键槽,并与滚轮轴通过花键配合安装,能够随滚轮轴一起转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可以应用在变轨距轮对性能测试试验台上,其主要作用是与变轨距车轮相互作用,通过滚轮的转动不仅可以在左、右导向轮的作用下推动两侧车轮相对于车轴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实现轮对的轨距变换,还可以在左、右驱动轮的作用下驱动车轮旋转,使车轮在转动状态下完成轨距变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主要包括左导向轨(1)、左驱动轨(2)、右导向轨(3)、右驱动轨(4)和滚筒(5);
所述的左导向轨(1)和左驱动轨(2)焊接在滚筒外圆的一端,右导向轨(3)和右驱动轨(4)焊接在滚筒外圆的另一端,所述的左导向轨(1)与右导向轨(3)的内侧面的距离L0始终为变轨距转向架车轮的厚度+1~2mm的制造误差,左导向轨(1)和右导向轨(3)的作用是通过与车轮内、外端面的配合,推动车轮相对于车轴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实现轮对的轨距变换;所述的左驱动轨(2)布置在左导向轨(1)的内侧,且沿着左导向轨(1)的走向布置,同时还需要保证在左导向轨(1)推动车轮横移的过程中左驱动轨(2)的上表面始终与车轮下表面接触;所述的右驱动轨(4)布置在右导向轨(3)的内侧,且沿着右导向轨(3)的走向布置,同时还需要保证在右导向轨(3)推动车轮横移的过程中右驱动轨(4)的上表面始终与车轮下表面接触;所述的左驱动轨(2)和右驱动轨(4)的作用是在滚筒(5)的带动下驱动车轮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导向轨(1)设有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和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所述的右导向轨(3)设有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3-2);所述的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与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或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3-2)沿滚轮轴线方向的距离L1为变轨距转向架轨距转换时单个车轮需要轨距变换的距离,所述的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间(2-2)的夹角或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与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间的夹角相等,夹角大小的选取依据是保证当车轮由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向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过渡或由右导向轨终止端面间(2-2)向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过渡时,车轮与左导向轨(1)及右导向轨(3)均不发生运动干涉;所述的左驱动轨(2)设有左驱动轨起始端面(2-1)和左驱动轨终止端面(2-2),所述的左驱动轨起始端面(2-1)与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左驱动轨终止端面(2-2)与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右驱动轨(4)设有右驱动轨起始端面(4-1)和右驱动轨终止端面(4-2),所述的右驱动轨起始端面(4-1)与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右驱动轨终止端面(4-2)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3-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左驱动轨起始端面(2-1)与左导向轨终止端面(2-2)或右驱动轨起始端面(4-1)与右驱动轨终止端面(4-2)沿滚轮轴线方向的距离L2为变轨距转向架轨距转换时单个车轮需要轨距变换的距离;所述的滚筒(5)内孔开有花键槽,并与滚轮轴通过花键配合安装,能够随滚轮轴一起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可以应用在变轨距轮对性能测试试验台上,其主要作用是与变轨距车轮相互作用,一方面通过滚轮的转动推动两侧车轮相对于车轴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实现轮对的变轨距,滚轮每转一圈,车轮完成由轨距a到轨距b,再由轨距b到轨距a的周期动作,且随着滚轮的不断旋转,车轮的周期动作不断循环往复;另一方面是在滚轮的带动下左驱动轮(2)和右驱动轮(4)驱动车轮旋转,从而使变轨距轮对在转动状态下完成轨距变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轨道装置技术领域,涉及到轨距变换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
背景技术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蓬勃开展,我国与沿线各国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致力于构建全方位的互联互通网络,其中铁路运输日益成为亚欧大路最主要的陆上贸易通道之一,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轨距规格的铁路给国际联运的开展带来诸多限制,为解决铁路轨距不同带来的国际联运问题,采用变轨距转向架可有效地解决轨距不同区间的直通运行,既省时又便利,而变轨距转向架需要通过配套的地面变轨装置才能完成轨距的变换,地面承载装置使变轨距转向架的车轮卸载,并通过两侧导向轨推动车轮移动,使车轮完成变轨动作。
为了使生产后的变轨距转向架在实际轨道车辆上能够在地面配套装置的作用下顺利完成变轨,在实车装配之前需要验证变轨距轮对能够完成变轨动作,因此,为了观察变轨距轮对的变轨情况以及在反复变轨动作后的可靠性状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其不仅可以使变轨距轮对循环往复地完成变轨动作,还可以使驱动车轮旋转,从而使变轨距轮对在转动状态下完成轨距变换。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变轨距轮对能够在车轮旋转状态下顺利完成变轨动作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其主要包括左导向轨1、左驱动轨2、右导向轨3、右驱动轨4和滚筒5;
所述的左导向轨1和左驱动轨2焊接在滚筒外圆的一端,右导向轨3和右驱动轨4焊接在滚筒外圆的另一端,所述的左导向轨1与右导向轨3的内侧面的距离L0始终为变轨距转向架车轮的厚度+1~2mm的制造误差,左导向轨1和右导向轨3的作用是通过与车轮内、外端面的配合,推动车轮相对于车轴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实现轮对的轨距变换;所述的左驱动轨2布置在左导向轨1的内侧,且沿着左导向轨1的走向布置,同时还需要保证在左导向轨1推动车轮横移的过程中左驱动轨2的上表面始终与车轮下表面接触;所述的右驱动轨4布置在右导向轨3的内侧,且沿着右导向轨3的走向布置,同时还需要保证在右导向轨3推动车轮横移的过程中右驱动轨4的上表面始终与车轮下表面接触;所述的左驱动轨2和右驱动轨4的作用是在滚筒5的带动下驱动车轮旋转。
所述的左导向轨1设有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和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所述的右导向轨3设有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3-2;所述的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与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或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3-2沿滚轮轴线方向的距离L1为变轨距转向架轨距转换时单个车轮需要轨距变换的距离,所述的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间2-2的夹角或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与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间的夹角相等,夹角大小的选取依据是保证当车轮由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向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过渡或由右导向轨终止端面间2-2向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过渡时,车轮与左导向轨1及右导向轨3均不发生运动干涉;所述的左驱动轨2设有左驱动轨起始端面2-1和左驱动轨终止端面2-2,所述的左驱动轨起始端面2-1与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左驱动轨终止端面2-2与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右驱动轨4设有右驱动轨起始端面4-1和右驱动轨终止端面4-2,所述的右驱动轨起始端面4-1与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右驱动轨终止端面4-2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3-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左驱动轨起始端面2-1与左导向轨终止端面2-2或右驱动轨起始端面4-1与右驱动轨终止端面4-2沿滚轮轴线方向的距离L2为变轨距转向架轨距转换时单个车轮需要轨距变换的距离;所述的滚筒5内孔开有花键槽,并与滚轮轴通过花键配合安装,能够随滚轮轴一起转动;
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可以应用在变轨距轮对性能测试试验台上,其主要作用是与变轨距车轮相互作用,一方面通过滚轮的转动推动两侧车轮相对于车轴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实现轮对的变轨距,滚轮每转一圈,车轮完成由轨距a到轨距b,再由轨距b到轨距a的周期动作,且随着滚轮的不断旋转,车轮的周期动作不断循环往复;另一方面是在滚轮的带动下左驱动轮2和右驱动轮4驱动车轮旋转,从而使变轨距轮对在转动状态下完成轨距变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其不仅可以使变轨距轮对循环往复地完成变轨动作,还可以使驱动车轮旋转,从而使变轨距轮对在转动状态下完成轨距变换,为实际变轨距轨道车辆顺利完成变轨增加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的轴测图;
图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的俯视图;
图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的仰视图;
图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的主视图;
图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的A-A剖视图;
图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的B-B剖视图。
图中,1.左导向轨,1-1.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2.左导向轨终止端面,2.左驱动轨,2-1.左驱动轨起始端面,2-2.左驱动轨终止端面,3.右导向轨,3-1.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2.右导向轨终止端面,4.右驱动轨,4-1.右驱动轨起始端面,4-2.右驱动轨终止端面,5.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其主要包括左导向轨1、左驱动轨2、右导向轨3、右驱动轨4和滚筒5;所述的左导向轨1和左驱动轨2焊接在滚筒外圆的一端,右导向轨3和右驱动轨4焊接在滚筒外圆的另一端,所述的左导向轨1与右导向轨3的内侧面的距离L0始终为变轨距转向架车轮的厚度+1~2mm的制造误差,左导向轨1和右导向轨3的作用是通过与车轮内、外端面的配合,推动车轮相对于车轴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实现轮对的轨距变换;所述的左驱动轨2布置在左导向轨1的内侧,且沿着左导向轨1的走向布置,同时还需要保证在左导向轨1推动车轮横移的过程中左驱动轨2的上表面始终与车轮下表面接触;所述的右驱动轨4布置在右导向轨3的内侧,且沿着右导向轨3的走向布置,同时还需要保证在右导向轨3推动车轮横移的过程中右驱动轨4的上表面始终与车轮下表面接触;所述的左驱动轨2和右驱动轨4的作用是在滚筒5的带动下驱动车轮旋转。所述的左导向轨1设有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和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所述的右导向轨3设有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3-2;所述的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与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或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3-2沿滚轮轴线方向的距离L1为变轨距转向架轨距转换时单个车轮需要轨距变换的距离,所述的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间2-2的夹角或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与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间的夹角相等,夹角大小的选取依据是保证当车轮由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向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过渡或由右导向轨终止端面间2-2向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过渡时,车轮与左导向轨1及右导向轨3均不发生运动干涉;所述的左驱动轨2设有左驱动轨起始端面2-1和左驱动轨终止端面2-2,所述的左驱动轨起始端面2-1与左导向轨起始端面1-1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左驱动轨终止端面2-2与左导向轨终止端面1-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右驱动轨4设有右驱动轨起始端面4-1和右驱动轨终止端面4-2,所述的右驱动轨起始端面4-1与右导向轨起始端面3-1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右驱动轨终止端面4-2与右导向轨终止端面3-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的左驱动轨起始端面2-1与左导向轨终止端面2-2或右驱动轨起始端面4-1与右驱动轨终止端面4-2沿滚轮轴线方向的距离L2为变轨距转向架轨距转换时单个车轮需要轨距变换的距离;所述的滚筒5内孔开有花键槽,并与滚轮轴通过花键配合安装,能够随滚轮轴一起转动;所述的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可以应用在变轨距轮对性能测试试验台上,其主要作用是与变轨距车轮相互作用,一方面通过滚轮的转动推动两侧车轮相对于车轴同时向内或向外移动,实现轮对的变轨距,滚轮每转一圈,车轮完成由轨距a到轨距b,再由轨距b到轨距a的周期动作,且随着滚轮的不断旋转,车轮的周期动作不断循环往复;另一方面是在滚轮的带动下左驱动轮2或右驱动轮4驱动车轮旋转,从而使变轨距轮对在转动状态下完成轨距变换。
一种用于变轨距轮对轨距转换的驱动式滚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