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包括:油动机、电动机、螺旋桨A、螺旋桨B、尾翼、机翼、副翼、机身、前起落架、后起落架和飞行控制系统,其中,机翼与机身连接,副翼安装于机翼的两端,尾翼安装于机身的后侧,前起落架安装在机身的前侧,后起落架对称安装在机翼下方靠近机身的位置,油动机安装于机身的前部或尾部,螺旋桨A安装在油动机的输出轴上,电动机对称安装于机身的两侧且可整体转动,使其输出轴在与机身平行方向和与机身垂直方向切换,螺旋桨B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飞行控制系统设置于机身内。该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结构合理,续航时间长、降低了对起降场地的限制要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动机(1)、电动机(2)、螺旋桨A(3)、螺旋桨B(4)、尾翼(5)、机翼(6)、副翼(7)、机身(8)、前起落架(9)、后起落架(10)和飞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翼(6)与机身(8)连接且向机身(8)的两侧延伸,所述副翼(7)安装于机翼(6)的两端,所述尾翼(5)安装于机身(8)的后侧,所述前起落架(9)安装在机身(8)的前侧,所述后起落架(10)对称安装在机翼(6)下方靠近机身(8)的位置,所述油动机(1)安装于机身(8)的前部或尾部,所述螺旋桨A(3)安装在油动机(1)的输出轴上,用于对机身(8)产生水平方向驱动力,所述电动机(2)对称安装于机身(8)的两侧且可整体转动,使其输出轴在与机身(8)平行方向和与机身(8)垂直方向切换,所述螺旋桨B(4)安装在电动机(2)的输出轴上,可对机身(8)产生水平方向驱动力或垂直方向驱动力,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设置于机身(8)内,用于调整油动机(1)、电动机(2)的工作状态,还用于调整电动机(2)的方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安装于机翼(6)上,所述机翼(6)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飞行控制系统连接,用于驱动电动机(2)整体转动,进而调整电动机(2)的方向,从而调整电动机(2)的输出轴及螺旋桨B(4)的方向。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为偶数个,对称设置于机身(8)的两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与锂电池连接,由锂电池供电,所述锂电池设置于机身(8)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还通过充电系统与螺旋桨A(3)连接,所述充电系统用于将螺旋桨A(3)转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到锂电池内。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8)内部靠前位置设置有驾驶舱(1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航空在社会公益和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近几十年发展中,通用航空不仅为国家、更为全社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我国通航产业正面临如下机遇:通航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国务院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低空空域逐渐放开;中国民航修订CCAR61部,最新提出运动驾驶执照;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这些机遇都强烈地刺激着市场对通用飞行器的需求。
然而,我国低空空域多以小面积独立存在,同时,受高铁、高速公路和支线航空的影响,通航运输生存空间狭小。另外,对于固定翼通用飞行器,还存在起降场地有限制、燃油燃烧污染环境、航程短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飞行器的续航时间、降低对起降场地的限制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以解决现有载人飞行器续航时间短、受起降场地限制、污染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包括:油动机、电动机、螺旋桨A、螺旋桨B、尾翼、机翼、副翼、机身、前起落架、后起落架和飞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翼与机身连接且向机身的两侧延伸,所述副翼安装于机翼的两端,所述尾翼安装于机身的后侧,所述前起落架安装在机身的前侧,所述后起落架对称安装在机翼下方靠近机身的位置,所述油动机安装于机身的前部或尾部,所述螺旋桨A安装在油动机的输出轴上,用于对机身产生水平方向驱动力,所述电动机对称安装于机身的两侧且可整体转动,使其输出轴在与机身平行方向和与机身垂直方向切换,所述螺旋桨B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可对机身产生水平方向驱动力或垂直方向驱动力,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设置于机身内,用于调整油动机、电动机的工作状态,还用于调整电动机的方向。
优选,所述电动机安装于机翼上,所述机翼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飞行控制系统连接,用于驱动电动机整体转动,进而调整电动机的方向,从而调整电动机的输出轴及螺旋桨B的方向。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动机为偶数个,对称设置于机身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动机与锂电池连接,由锂电池供电,所述锂电池设置于机身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锂电池还通过充电系统与螺旋桨A连接,所述充电系统用于将螺旋桨A转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到锂电池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机身内部靠前位置设置有驾驶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同时设置有油动机和电动机,可根据需要为飞行器提供驱动力,除飞行器巡航阶段,电动机始终工作,为飞行器提供额外的动力,可减小油动机的工作时间和能源消耗,从而有效的节省了燃油、降低了运行成本,并且减小了污染气体排放量,更加节能、环保,还可延长飞行器续航时间和航程;另外,电动机的输出轴可在与机身平行方向和与机身垂直方向切换,进而通过螺旋桨B对机身产生水平方向驱动力或垂直方向驱动力,可实现飞行器垂直起飞,可在飞行器着陆滑跑过程中提供与滑行方向相反的力,进而缩短飞行器降落的滑行距离,大大降低了对起降场地的限制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结构合理,续航时间长、降低了对起降场地的限制要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垂直起飞的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着陆滑跑的状态图;
图中,1-油动机,2-电动机,3-螺旋桨A,4-螺旋桨B,5-尾翼,6-机翼,7-副翼,8-机身,9-前起落架,10-后起落架,11-驾驶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包括:油动机1、电动机2、螺旋桨A3、螺旋桨B4、尾翼5、机翼6、副翼7、机身8、前起落架9、后起落架10和飞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翼6与机身8连接且向机身8的两侧延伸,所述副翼7安装于机翼6的两端,所述尾翼5安装于机身8的后侧,所述前起落架9安装在机身8的前侧,所述后起落架10对称安装在机翼6下方靠近机身8的位置,所述油动机1安装于机身8的前部或尾部,所述螺旋桨A3安装在油动机1上,用于对机身8产生水平方向驱动力,所述电动机2对称安装于机身11的两侧且可整体转动,使其输出轴在与机身8平行方向和与机身8垂直方向切换,所述螺旋桨B4安装在电动机2上,可对机身8产生水平方向驱动力或垂直方向驱动力,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设置于机身8内,用于调整油动机1、电动机2的工作状态(启/停、正方向旋转等),还用于调整电动机2的方向(朝向),上述涉及的调整方式,即:如何调整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机身优选采用碳纤维为主的全复合材料结构。
该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的工作原理如下:飞行器在起飞时,调节电动机的方向,使其输出轴与机身垂直(如图3所述),此时,启动电动机开始工作,将带动螺旋桨B给飞行器垂直向上的推力,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飞;当飞行器离开地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开启油动机,油动机和电动机同时工作,带动螺旋桨A和螺旋桨B同时为飞行器提供爬升所需的推力,可使飞行器在较短时间内爬升到规定的巡航高度;当飞行器到达巡航高度进行巡航飞行时,关闭电动机,同时调整电动机的方向,使其输出轴与机身平行(如图4所示),此时,油动机单独工作,为飞行器提供动力;在飞行器下降过程中,由于不需要较大的动力,此时,关闭油动机,开启电动机,由电动机单独提供飞行器下降过程中所需的动力;飞行器着陆滑跑减速时,控制电动机反转,为飞行器提供与滑行方向相反的力,从而可缩短飞行器滑行距离和时间,使飞行器的能在较短时间内停止。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动机2安装于机翼6上,所述机翼6内设置有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装置与飞行控制系统连接,用于驱动电动机2整体转动,进而调整电动机2的方向,从而调整电动机2的输出轴及螺旋桨B4的方向,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只要能调整电动机到指定方向即可,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如通过另一电机驱动其旋转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动机2为偶数个,对称设置于机身11的两侧,图1、图2为电动机为两个的实施例。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动机2与锂电池连接,由锂电池供电,所述锂电池设置于机身8上。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锂电池还通过充电系统与螺旋桨A3连接,所述充电系统用于将螺旋桨A3转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到锂电池内。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3、图4所示,所述机身8内部靠前位置设置有驾驶舱1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一种分布式油电混动固定翼载人飞行器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