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

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

IPC分类号 : F17C6/00,F17C13/00,F17D1/08,G01J5/02

申请号
CN202020140912.X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1-21
  • 公开号: 211976522U
  • 公开日: 2020-11-20
  • 主分类号: F17C6/00
  • 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杜瓦瓶、导液管、漏斗和限位座,以及液氮储存罐;杜瓦瓶设置于红外热成像设备内,用于储藏液氮;导液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杜瓦瓶内;漏斗第一端的漏斗导管伸入导液管第二端;液氮储存罐通过液氮储存罐输液管与漏斗第二端相连;导液管分别穿设于限位座的安装孔,且多个导液管在限位座上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有人飞机的狭小空间内对红外热成像设备的内置杜瓦瓶灌注液氮,避免了为灌注液氮而拆除设备密封盖或飞机气密罩的冗余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杜瓦瓶,设置于红外热成像设备内;所述杜瓦瓶用于储藏液氮;

至少一个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第一端伸入所述杜瓦瓶内;

至少一个漏斗,所述漏斗第一端的漏斗导管伸入所述导液管第二端;

液氮储存罐,通过液氮储存罐输液管与所述漏斗第二端相连;

至少一个限位座,多个所述导液管分别穿设于所述限位座的安装孔,且多个所述导液管在所述限位座上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心堵板,罩设于所述限位座外,所述限位座容置于所述空心堵板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堵板包括:

下盖板,所述下盖板设置有容置槽,所述限位座容置于所述下盖板的容置槽内;

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限位座和所述下盖板的边缘相配合,且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边缘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管,套设于所述导液管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吸盘,设置于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杜瓦瓶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设置于所述液氮储存罐和所述液氮储存罐输液管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套管,同时套设于所述漏斗第一端的漏斗导管和所述导液管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第一端的外径d1<所述杜瓦瓶瓶口口径D1;所述导液管的第二端的内径d2>所述漏斗第一端的漏斗导管外径D2;所述导液管第二端外径D4≤所述限位座的安装孔的内径d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所述导液管材料为金属铜、金属铝和聚四氟乙烯中一个或多个。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热成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设备是运用光电技术检测物体热辐射的红外线特定波段信号,将该信号转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图像和图形,并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温度值。红外热成像技术使人类超越了视觉障碍,由此人们可以“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状况。

要使红外热成像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将其探测器元件冷却至低温或深低温,以保证其电子器件或系统功能正常,并提高电子器件的灵敏度,而制冷方法之一是利用制冷工作物质相变吸热效应,如使用灌注式杜瓦瓶的液氮装置进行制冷。

红外热成像设备根据性能不同有大小之分,小型设备操作方便但性能一般,大型设备体积庞大则性能突出,但不便于操作尤其是灌注液氮。大型红外热成像设备体积庞大,在有人飞机上进行遥感作业时会占用大量空间,增大了操作设备的难度,而其杜瓦瓶一般内置于设备底部,不便于灌注液氮,某些有人飞机还要求在气密环境下灌注液氮,更加大了操作难度;大型红外热成像设备在转场飞行时,或更换飞机时,大型红外热成像设备都有可能拆卸重新安装,灌注式杜瓦瓶的液氮装置也要重新安装,因此,灌注式杜瓦瓶的液氮装置需要现场灌注液氮,但大型红外热成像设备上均没有配置现场灌注液氮装置,给有人飞机上进行遥感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灌注液氮过程中,存在液氮泄漏,液氮溢出,导液管折断,导液管脱落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杜瓦瓶,设置于红外热成像设备内;所述杜瓦瓶用于储藏液氮;

至少一个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第一端伸入所述杜瓦瓶内;

至少一个漏斗,所述漏斗第一端的漏斗导管伸入所述导液管第二端;

液氮储存罐,通过液氮储存罐输液管与所述漏斗第二端相连;

至少一个限位座,多个所述导液管分别穿设于所述限位座的安装孔,且多个所述导液管在所述限位座上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空心堵板,罩设于所述限位座外,所述限位座容置于所述空心堵板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心堵板包括:

下盖板,所述下盖板设置有容置槽,所述限位座容置于所述下盖板的容置槽内;

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限位座和所述下盖板的边缘相配合,且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边缘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保温管,套设于所述导液管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密封吸盘,设置于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杜瓦瓶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开关,设置于所述液氮储存罐和所述液氮储存罐输液管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套管,同时套设于所述漏斗第一端的漏斗导管和所述导液管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管第一端的外径d1<所述杜瓦瓶瓶口口径D1;所述导液管的第二端的内径d2>所述漏斗第一端的漏斗导管外径D2;所述导液管第二端外径D4≤所述限位座的安装孔的内径d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斗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所述导液管材料为金属铜、金属铝和聚四氟乙烯中一个或多个。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一部分:

(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有人飞机的狭小空间内对红外热成像设备的内置杜瓦瓶灌注液氮,避免了为灌注液氮而拆除设备密封盖或飞机气密罩的冗余工作。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限位座能够在灌注液氮过程中,防止液氮泄漏、液氮溢出、导液管折断以及导液管脱落等风险问题,能够简单快捷地完成灌注液氮的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空心堵板能够保证限位座稳定固定,使每个导液管不会移动、错位或折断。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保温管,能够对导液管进行保温。

(5)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密封吸盘,防止导液管与杜瓦瓶的连接处发生漏液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开关,能够对进入液氮储存罐输液管的液氮进行控制。

(7)本实用新型套管的设置,能够防止液氮灌装时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漏斗连接导液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空心堵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杜瓦瓶瓶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杜瓦瓶与导液管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杜瓦瓶;

2-红外热成像设备;

3-容置槽;

4-导液管;

5-保温管;

6-下盖板;

7-上盖板;

8-限位座;

9-套管;

10-漏斗导管;

11-液氮储存罐输液管;

12-漏斗;

13-开关;

14-液氮储存罐;

15-密封吸盘;

L1-保温管的长度;

L2-导液管的长度;

D1-杜瓦瓶瓶口口径;

D2-漏斗导管外径;

D3-保温管的外径;

D4-导液管上端外径;

d1-导液管下端的外径;

d2-导液管的上端的内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杜瓦瓶、导液管、漏斗和限位座,以及液氮储存罐;杜瓦瓶设置于红外热成像设备内,用于储藏液氮;导液管的第一端伸入杜瓦瓶内;漏斗第一端的漏斗导管伸入导液管第二端;液氮储存罐通过液氮储存罐输液管与漏斗第二端相连;导液管分别穿设于限位座的安装孔,且多个导液管在限位座上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有人飞机的狭小空间内对红外热成像设备的内置杜瓦瓶灌注液氮,避免了为灌注液氮而拆除设备密封盖或飞机气密罩的冗余工作。

在描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前,先定义一些特定词汇是有帮助的。

本文所述的【杜瓦瓶(Dewars)】,也叫保温瓶,是储藏液态气体、低温研究和晶体元件保护的一种较理想容器和工具。现代的杜瓦瓶是苏格兰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詹姆斯-杜瓦爵士发明的。

本文所述的【液氮】,液态的氮气。是惰性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体积比78.03%,重量比75.5%)。氮是不活泼的,不支持燃烧。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氮气占空气78%。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21℃的纯气态氮。液氮是无色、无味,在高压下低温的液体和气体。液氮(常写为LN2),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6℃,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于后方将参照所附附图做更全面性地描述,其中一些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将被示出。实际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数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对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实用新型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漏斗连接导液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空心堵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杜瓦瓶瓶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杜瓦瓶与导液管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杜瓦瓶1、导液管4、漏斗12和限位座8,以及液氮储存罐14、空心堵板、保温管5、密封吸盘15、开关13和套管9;杜瓦瓶1设置于红外热成像设备2内,且一般固定于红外热成像设备2底部,用于储藏液氮;导液管4的第一端伸入杜瓦瓶1内;漏斗12第一端的漏斗导管10伸入导液管4第二端;液氮储存罐14通过液氮储存罐输液管11与漏斗12第二端相连;导液管4分别穿设于限位座8的安装孔,且多个导液管4在限位座8上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有人飞机的狭小空间内对红外热成像设备的内置杜瓦瓶灌注液氮,避免了为灌注液氮而拆除设备密封盖或飞机气密罩的冗余工作。

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空心堵板,呈蜂窝状结构。空心堵板罩设于限位座8外,限位8座容置于空心堵板内,能够对限位座8进行保护。此外空心堵板具体包括:上盖板7和下盖板6。通过上盖板7和下盖板6的设置对限位座进行限位,保证限位座8稳定固定,使每个导液管4不会移动、错位或折断。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空心堵板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体的,

下盖板6,设置有容置槽3,限位座8容置于下盖板6的容置槽3内,以对下盖板6进行限位,保证稳定固定。

上盖板7,与限位座8和下盖板6的边缘相配合,且上盖板7和下盖板6的边缘相连。上盖板7的容置槽3配合下盖板6的容置槽3设置,应该说明的是,上盖板7的容置槽3深度与下盖板6的容置槽3深度之和应大于等限位座8的高度,上盖板7的容置槽3深度与下盖板6的容置槽3深度不一定相一致。

漏斗12,设置有若干个刻度。漏斗12材料可以选用聚四氟乙烯,其他能够实现相同效果的材料也同样可以适用,这里不再一一例举。这里具体说明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fluoroethvlene,简写为PTFE),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也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关于导液管4的材料可以选用导热性差且易弯曲的材质,如金属铜、金属铝和聚四氟乙烯中一个或多个。这样设计的考虑一是避免液氮在输液过程中因周围环境温度影响过早气化导致无法流入杜瓦瓶1;二是导液管4在设备内部难免存在其它线缆、组件干涉的情况,宜选择易弯曲、相对柔软的材质,这里不再一一例举。导液管4外部套装橡塑保温管5是为了避免液氮在输液过程中因周围环境温度影响过早气化导致无法流入杜瓦瓶1。保温管的长度L1<导液管的长度L2是为了让导液管两端都能够突出来一部分,上端突出的部分可以固定在限位座8上,下端突出的部分可以插入到杜瓦瓶1瓶口中;保温管的外径D3>杜瓦瓶瓶口口径D1可以保证当导液管下端突出部分插入到杜瓦瓶1瓶口内后,导液管不会上下移动。

关于导液管4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导液管4上下不一样粗,这样的设计是因为导液管4上端要由蜂窝状限位座8固定,导液管4下端插入瓶口后,即导液管4上下均被卡住,非常稳定;这样导液管4在飞机飞行振动时,就不会移动,而且能保证在飞机飞行时实时添加液氮,确保红外热成像设备能冷却而保持稳定的工作。具体的,导液管下端的外径(导液管第一端)d1<杜瓦瓶瓶口口径D1。导液管的上端(导液管的第二端)的内径d2>漏斗导管外径D2。导液管上端(导液管的第二端)外径D4≤限位座的安装孔的内径d4。

保温管5,套设于导液管4外。保温管5一般选用橡塑保温管。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保温管5能够对导液管4进行保温。

密封吸需15,设置于导液管4与杜瓦瓶1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密封吸盘15能够有效防止导液管4与杜瓦瓶的连接处发生漏液的问题。

开关13,设置于液氮储存罐14和液氮储存罐输液管11之间。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开关13能够对进入液氮储存罐输液管11的液氮量进行控制。

套管9,同时套设于漏斗12第一端的漏斗导管10和导液管4外。

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各个组成部分的装配尺寸做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其一,保温管的长度L1<导液管的长度L2。其二,漏斗导管部分的长度L3<导液管内径d2。其三,保温管的外径D3>杜瓦瓶瓶口口径D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的现场灌注液氮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确定红外热成像设备内设置的杜瓦瓶的位置;测量杜瓦瓶的容积A、瓶口口径D1、瓶口距离漏斗的横向距离和瓶口距离漏斗的纵向距离;确定漏斗和导液管的材料;

B、根据步骤A获得的参数设置导液管和漏斗,使液氮储存罐、漏斗、导液管、杜瓦瓶和红外热成像设备顺次相连;多个导液管分别穿设于限位座的安装孔,且多个导液管在限位座上均匀分布;

C、根据杜瓦瓶容积A和漏斗刻度,对充满杜瓦瓶所需的液氮容量B和灌注次数C进行估算;

D、基于步骤C的估算将杜瓦瓶充满液氮后,抽出导液管,将杜瓦瓶瓶口进行密封。

其中步骤A中,保温管的长度L1<导液管的长度L2,保温管的外径D3>杜瓦瓶瓶口口径D1。

其中步骤B中,导液管下端的外径d1<杜瓦瓶瓶口口径D1,导液管的上端的内径d2>漏斗导管外径D2,漏斗导管部分的长度L3<导液管内径d2,导液管的上端的长度L4,导液管上端外径D4≤限位座的安装孔的内径d4。

其中步骤C中,液氮容量B>杜瓦瓶容积A。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有了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能够在有人飞机的狭小空间内对红外热成像设备的内置杜瓦瓶灌注液氮,避免了为灌注液氮而拆除设备密封盖或飞机气密罩的冗余工作。在红外热成像设备领域有广泛应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可能导致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

并且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另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除非有所知名为相反之意,本说明书及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数值参数是近似值,能够根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得的所需特性改变。具体而言,所有使用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表示组成的含量、反应条件等等的数字,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中是受到「约」的用语所修饰。一般情况下,其表达的含义是指包含由特定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10%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5%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1%的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0.5%的变化。

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此外,除非特别描述或必须依序发生的步骤,上述步骤的顺序并无限制于以上所列,且可根据所需设计而变化或重新安排。并且上述实施例可基于设计及可靠度的考虑,彼此混合搭配使用或与其他实施例混合搭配使用,即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更多的实施例。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并帮助理解各个公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公开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场灌注液氮的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