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F21S11/00,F21V8/00,F21V7/00,F21V31/00,F21V33/00,F24F7/007,F24F13/28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罩、导光管和漫射器,采光罩固定在导光管的上端,漫射器固定在导光管的下端,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还包括通风管和端环,采光罩底部的周侧固定有挡环,通风管套设在导光管的外侧,通风管的上端固定在挡环的下表面,且通风管与导光管之间具有通风间隙,通风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多个导风机构,端环连接在导光管的下端与通风管的下端之间,端环上开设有多个与通风间隙连通的通孔,端环底部的外缘处还固定有LED灯条;优点是能实现夜间照明,且兼具照明和通风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罩、导光管和漫射器,所述的采光罩固定在所述的导光管的上端,所述的漫射器固定在所述的导光管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还包括通风管和端环,所述的采光罩底部的周侧固定有挡环,所述的通风管套设在所述的导光管的外侧,所述的通风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的挡环的下表面,且所述的通风管与所述的导光管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所述的通风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多个导风机构,所述的端环连接在所述的导光管的下端与所述的通风管的下端之间,所述的端环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的通风间隙连通的通孔,所述的端环底部的外缘处还固定有LED灯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导风机构包括安装板和风机,所述的通风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的通风口处,所述的风机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板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的外侧固定有挡雨罩,所述的挡雨罩由两块侧板和顶板组成,两块所述的侧板分别竖直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板的外侧,所述的顶板连接在两块所述的侧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的外侧还固定有用于与屋顶相配合的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位于所述的安装板的下方,且所述的限位环上周向间隔分布有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环的下端固定有密封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间隙内固定有空气过滤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过滤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初效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所述的初效过滤网、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和所述的高效过滤网分别套接在所述的导光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管与所述的通风管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光采光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高效地利用自然能也成为了人们探讨的热点,于是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渐渐出现在市场上,并被广泛在绿色建筑当中。传统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是采用PC材质的采光罩透光,PVD反射膜反射光,最后由导光管出口处的漫射器将光漫射出去,以达到照明的作用,如专利ZL201220154568.5。
但是由于太阳能资源存在密度低、分散、间断、不稳定等特点,导致采光照明存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不匹配的问题,尤其在夜间和阴雨天太阳能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另外,普通的采光装置没有通风装置,无法实现室内环境的通风换气,不能达到建筑一体化的目的,实用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其能实现夜间照明,且兼具照明和通风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罩、导光管和漫射器,所述的采光罩固定在所述的导光管的上端,所述的漫射器固定在所述的导光管的下端,所述的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还包括通风管和端环,所述的采光罩底部的周侧固定有挡环,所述的通风管套设在所述的导光管的外侧,所述的通风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的挡环的下表面,且所述的通风管与所述的导光管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所述的通风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多个导风机构,所述的端环连接在所述的导光管的下端与所述的通风管的下端之间,所述的端环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的通风间隙连通的通孔,所述的端环底部的外缘处还固定有LED灯条。
每个所述的导风机构包括安装板和风机,所述的通风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的通风口处,所述的风机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板内。该结构中,通风口的设置利于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安装板固定在通风口处,风机固定在安装板内,通电后风机工作,实现空气交换的目的。
所述的安装板的外侧固定有挡雨罩,所述的挡雨罩由两块侧板和顶板组成,两块所述的侧板分别竖直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板的外侧,所述的顶板连接在两块所述的侧板之间。该结构中,挡雨罩的设置能够避免风机遭受恶劣天气的影响,两块侧板和顶板围设形成挡雨空间,结构简单且可靠。
所述的通风管的外侧还固定有用于与屋顶相配合的限位环,所述的限位环位于所述的安装板的下方,且所述的限位环上周向间隔分布有螺栓孔。该结构中,限位环的设置用于将整体固定在屋顶,螺栓孔的设置则方便进行固定限位。
所述的限位环的下端固定有密封垫圈。该结构中,密封垫圈的设置起到了防水的作用,避免了水从交接处渗漏。
所述的通风间隙内固定有空气过滤机构。其好处在于能够对进入到屋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使得排入的空气较为干净。
所述的空气过滤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初效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所述的初效过滤网、所述的活性炭过滤网和所述的高效过滤网分别套接在所述的导光管上。该结构中,采用多层过滤网相互配合,使得过滤效果较佳,初效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以套接的形式固定在导光管上,方便后续拆装。
所述的导光管与所述的通风管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筋。其好处在于使得导光管和通风管之间连接更为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采用双管设计,导光管用来导光,通风管用来通风,两者独立运行,相互不影响,这样使得本装置兼顾照明和通风,更加实用;
2、导风机构的设置利于主动进行空气交换,较为干净的空气被吸入到通风间隙后,再从通孔进入到室内,通风效果更佳;
3、LED灯条的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光线不强时进行使用,从而不影响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通风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包括采光罩1、导光管2和漫射器3,采光罩1固定在导光管2的上端,漫射器3固定在导光管2的下端,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还包括通风管4和端环5,采光罩1底部的周侧固定有挡环11,通风管4套设在导光管2的外侧,通风管4的上端固定在挡环11的下表面,且通风管4与导光管2之间具有通风间隙6,通风管4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多个导风机构7,端环5连接在导光管2的下端与通风管4的下端之间,端环5上开设有多个与通风间隙6连通的通孔51,端环5底部的外缘处还固定有LED灯条52。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每个导风机构7包括安装板71和风机72,通风管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口41,安装板71固定在通风口41处,风机72固定在安装板71内。该结构中,通风口41的设置利于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安装板71固定在通风口41处,风机72固定在安装板71内,通电后风机72工作,实现空气交换的目的。
安装板71的外侧固定有挡雨罩8,挡雨罩8由两块侧板81和顶板82组成,两块侧板81分别竖直固定在安装板71的外侧,顶板82连接在两块侧板81之间。该结构中,挡雨罩8的设置能够避免风机72遭受恶劣天气的影响,两块侧板81和顶板82围设形成挡雨空间,结构简单且可靠。
实施例三: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通风管4的外侧还固定有用于与屋顶相配合的限位环42,限位环42位于安装板71的下方,且限位环42上周向间隔分布有螺栓孔43。该结构中,限位环42的设置用于将整体固定在屋顶,螺栓孔43的设置则方便进行固定限位。
限位环42的下端固定有密封垫圈44。该结构中,密封垫圈44的设置起到了防水的作用,避免了水从交接处渗漏。
实施例四: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通风间隙6内固定有空气过滤机构。其好处在于能够对进入到屋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使得排入的空气较为干净。
空气过滤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初效过滤网91、活性炭过滤网92和高效过滤网93,初效过滤网91、活性炭过滤网92和高效过滤网93分别套接在导光管2上。该结构中,采用多层过滤网相互配合,使得过滤效果较佳,初效过滤网91、活性炭过滤网92和高效过滤网93以套接的形式固定在导光管2上,方便后续拆装。
导光管2与通风管4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筋21。其好处在于使得导光管2和通风管4之间连接更为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一种绿色建筑的室内自然光采光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