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

一种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

IPC分类号 : F21S11/00,F21V8/00,F21V7/04,F21V5/04,F21V31/00,F21V3/06

申请号
CN202021222437.7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6-28
  • 公开号: 212618067U
  • 公开日: 2021-02-26
  • 主分类号: F21S11/00
  • 专利权人: 南京林业大学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包括采光罩、导光装置和漫射器,其中导光装置包括反射锥台、与反射锥台相连的反射柱、凸透镜、以及用于安装凸透镜的透镜固定座,其中透镜固定座为环形结构,位于反射锥台内且与反射锥台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凸透镜安装在透镜固定座上,采光罩套装在反射锥台的顶部,漫射器通过漫射器固定卡扣安装在反射柱上。通过增加透镜从而减小导光装置的直径,通过增加可旋转褶皱的装置方便光导管的安装与应用,提供一种传光效率高、可调节采光和漫射光方向,同时具有通风防水功能的新型光导管装置,以改善现有光导管功能单一、传光效率低以及导光装置较粗,不便于安装运输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光罩、导光装置和漫射器,其中导光装置包括反射锥台、与反射锥台相连的反射柱、凸透镜、以及用于安装凸透镜的透镜固定座,其中透镜固定座为环形结构,位于反射锥台内且与反射锥台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凸透镜安装在透镜固定座上,采光罩套装在反射锥台的顶部,漫射器通过漫射器固定卡扣安装在反射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装置外侧安装有通风口锥台,通风口锥台与反射锥台通过多圈固定杆相连,每圈固定杆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反射柱均匀圆周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罩上设有多道均匀分布的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采光罩外沿的防雨帽,采光罩通过采光罩卡扣与防雨帽的一侧沿相连,防雨帽的另一侧沿延伸至通风口锥台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锥台和反射柱上均设有可旋转褶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为钢材或铝材制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光导管因其节能环保等优点而逐渐取代传统照明,广泛应用于室内照明,而在隧道出入口处安装光导管加强照明从而缓解黑白洞效应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并且由于现有光导管的导光装置过粗,且占地面积较大,不易弯折,因而在隧道照明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隧道口的黑白洞效应是由于隧道出入口处内外的光强不同,使视觉产生“黑洞”或“白洞”,从而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和反应,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为缓解隧道洞口黑白洞效应,一般采用加强光照的形式,但由于现有照明在耗能巨大的同时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加强照明的问题,并且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所以光导管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安全且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照明装置,有应用于隧道洞口照明的需要。但本身存在功能单一,不便于安装与隧道和导光装置过粗的缺点,所以我们对此进行了升级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以实现光导管高效传光,便于安装在隧道洞口,以经济绿色的方式缓解隧道洞口黑白洞效应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包括采光罩、导光装置和漫射器,其中导光装置包括反射锥台、与反射锥台相连的反射柱、凸透镜、以及用于安装凸透镜的透镜固定座,其中透镜固定座为环形结构,位于反射锥台内且与反射锥台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凸透镜安装在透镜固定座上,采光罩套装在反射锥台的顶部,漫射器通过漫射器固定卡扣安装在反射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装置外侧安装有通风口锥台,通风口锥台与反射锥台通过多圈固定杆相连,每圈固定杆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反射柱均匀圆周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采光罩上设有多道均匀分布的纹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采光罩外沿的防雨帽,采光罩通过采光罩卡扣与防雨帽的一侧沿相连,防雨帽的另一侧沿延伸至通风口锥台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锥台和反射柱上均设有可旋转褶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雨帽为钢材或铝材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加透镜从而减小导光装置的直径,通过增加可旋转褶皱的装置方便光导管的安装与应用,提供一种传光效率高、可调节采光和漫射光方向,同时具有通风防水功能的新型光导管装置,以改善现有光导管装置功能单一、传光效率低以及导光装置较粗,不便于安装运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经凸透镜后光线传播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光罩采集光线原理图;

图中:1、采光罩,2、采光罩卡扣,3、防雨帽,4、反射锥台,5、反射柱,6、通风口可旋转褶皱结构,7、通风口锥台,8、透镜固定座,9、反射柱可旋转褶皱结构,10、凸透镜,11、漫射器固定卡扣,12、漫射器,1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包括采光罩1、导光装置和漫射器12,其中导光装置包括反射锥台4、与反射锥台4相连的反射柱5、凸透镜10、以及用于安装凸透镜10的透镜固定座8,采光罩1套装在反射锥台的顶部,漫射器12通过漫射器固定卡扣11安装在反射柱5上。

其中透镜固定座8为环形结构,位于反射锥台4内且与反射锥台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透镜固定座8具有较小的宽度,通常采用焊接或胶合的方式固定,凸透镜10采用边缘点胶的方式安装在透镜固定座8上。导光装置外侧安装有通风口锥台7,通风口锥台7与反射锥台4通过多圈固定杆13相连,每圈固定杆13的数量为多个,也可沿反射柱5均匀圆周分布,如一圈分布4-8个固定杆13,可将通风口锥台7和反射锥台4固定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采光罩1外沿的防雨帽3,采光罩1通过采光罩卡扣2与防雨帽3的一侧沿相连,防雨帽3的另一侧沿延伸至通风口锥台7边缘或通风口锥台7边缘外,防雨帽3为钢材或铝材制成。

通风口锥台7和反射柱5上均设有可旋转褶皱结构,通风口锥台7设有通风口可旋转褶皱结构6,反射柱5设有反射柱可旋转褶皱结构9,通过增加可旋转褶皱结构可方便安装导光装置。

如图2所示,通过在采光罩1和反射柱5之间增加反射锥台4和凸透镜10,经采光罩1采集的光线经凸透镜10汇聚后通过反射柱5折射,从而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可调节采光和漫射光的方向,当导光装置变细时,也不影响采光效果。凸透镜10可通过具体需求调节厚度、半径、焦距,由正常透镜材料制成。

如图3所示,采光罩1由特殊塑料材质做成且形成多段均匀分布的纹路,当太阳光照射在采光罩1上时,点光经采光罩1表面的纹路形成一束线光,有益于最大量的采集太阳光。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凸透镜10从而减小导光装置的直径,通过增加可旋转褶皱结构方便光导管的安装与应用,提供一种传光效率高、可调节采光和漫射光方向,同时具有通风防水功能的新型光导管装置,以改善现有光导管装置功能单一、传光效率低以及导光装置较粗,不便于安装运输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新型隧道光导管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