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包括顶板,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第一减振杆,竖向第一减振杆的前端开凿有竖向第二螺纹孔,竖向第一减振杆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固定于竖向第二螺纹孔的上侧,固定套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减振套管,两个横向减振套管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一组滑槽,两组滑槽的内壁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滑动盖板,两个横向减振套管相远离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横向减振杆,两个横向减振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爆破振动过大,容易对隧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隧道无法使用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第一减振杆(2),所述竖向第一减振杆(2)的前端开凿有竖向第二螺纹孔(9),所述竖向第一减振杆(2)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0),所述固定套(10)固定于竖向第二螺纹孔(9)的上侧,所述固定套(10)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减振套管(11),两个所述横向减振套管(11)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一组滑槽(12),两组所述滑槽(12)的内壁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滑动盖板(15),两个所述横向减振套管(11)相远离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横向减振杆(14),两个所述横向减振杆(14)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0),两个所述横向减振套管(1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竖向第二减振杆(21),两个所述竖向第二减振杆(21)的前端均开凿有相同的竖向第二螺纹孔(9),所述竖向第一减振杆(2)和两个竖向第二减振杆(21)的下端均设置有一组减振组件,一组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竖向减振套管(3),所述竖向第一减振杆(2)与竖向减振套管(3)滑动连接,所述竖向减振套管(3)的下内壁固定有弹簧(4),所述弹簧(4)位于竖向第一减振杆(2)的下端,所述竖向减振套管(3)的前端设置有竖向放置口(5),所述竖向减振套管(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管(6),所述竖向减振套管(3)的前端开凿有竖向第一螺纹孔(7),所述竖向第一螺纹孔(7)位于竖向放置口(5)的上侧,所述竖向第一螺纹孔(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竖向螺钉(8),所述竖向螺钉(8)位于保护管(6)的上侧,所述竖向第一螺纹孔(7)与竖向第二螺纹孔(9)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第三减振杆(2a),所述竖向第三减振杆(2a)的前端开凿有相同的竖向第二螺纹孔(9),所述竖向第三减振杆(2a)的下端设置有一组减振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竖向减振套管(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固脚(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稳固脚(22)的上端均开凿有滑孔(25),四个所述滑孔(25)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轮子(23),四个所述轮子(23)分别位于四个稳固脚(22)内,四个所述轮子(2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四个所述限位块(24)分别位于四个竖向减振套管(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盖板(15)的上端均开凿有横向第一通孔(16),两个所述横向减振套管(11)的上端均开凿有横向第二通孔(17),两个所述横向第一通孔(16)分别与两个横向第二通孔(17)相贯通,两个所述横向减振杆(14)的上端均开凿有横向螺纹孔(18),两个所述横向螺纹孔(18)分别与两个横向第二通孔(17)相贯通,两个所述横向螺纹孔(18)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横向螺钉(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设置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圆弧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隧道是公路、铁路等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工程。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隧道开挖方法得到了迅猛发展,比较常用的开挖方法有钻爆法、盾构法和掘进机法,由于钻爆法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开挖成本低,特别适用于坚硬岩石隧道、破碎岩石隧道及大量短隧道的施工,因此钻爆法仍是当前国内外常用的隧道开挖方法。
但是由于隧道在进行爆破时会产生振动,有的隧道因地质的原因,在爆破时无法承受过大的振动,容易造成隧道的坍塌,在进行爆破时,经常会发生因火药使用过多,从而造成爆炸范围增大,隧道无法承受,因此还存在爆破振动过大,容易对隧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隧道无法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爆破振动过大,容易对隧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隧道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第一减振杆,所述竖向第一减振杆的前端开凿有竖向第二螺纹孔,所述竖向第一减振杆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于竖向第二螺纹孔的上侧,所述固定套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减振套管,两个所述横向减振套管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一组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壁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滑动盖板,两个所述横向减振套管相远离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横向减振杆,两个所述横向减振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横向减振套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竖向第二减振杆,两个所述竖向第二减振杆的前端均开凿有相同的竖向第二螺纹孔,所述竖向第一减振杆和两个竖向第二减振杆的下端均设置有一组减振组件,一组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竖向减振套管,所述竖向第一减振杆与竖向减振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竖向减振套管的下内壁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竖向第一减振杆的下端,所述竖向减振套管的前端设置有竖向放置口,所述竖向减振套管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管,所述竖向减振套管的前端开凿有竖向第一螺纹孔,所述竖向第一螺纹孔位于竖向放置口的上侧,所述竖向第一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竖向螺钉,所述竖向螺钉位于保护管的上侧,所述竖向第一螺纹孔与竖向第二螺纹孔相匹配。
为了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稳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第三减振杆a,所述竖向第三减振杆a的前端开凿有相同的竖向第二螺纹孔,所述竖向第三减振杆a的下端设置有一组减振组件。
为了使得增大了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整个装置能够进行更好的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四个所述竖向减振套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固脚。
为了使得稳固脚高于轮子,从而方便装置的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四个所述稳固脚的上端均开凿有滑孔,四个所述滑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轮子,四个所述轮子分别位于四个稳固脚内,四个所述轮子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四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四个竖向减振套管内。
为了使得横向减振杆能够固定,避免在移动途中横向减振杆发生掉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滑动盖板的上端均开凿有横向第一通孔,两个所述横向减振套管的上端均开凿有横向第二通孔,两个所述横向第一通孔分别与两个横向第二通孔相贯通,两个所述横向减振杆的上端均开凿有横向螺纹孔,两个所述横向螺纹孔分别与两个横向第二通孔相贯通,两个所述横向螺纹孔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横向螺钉。
为了使得与隧道的顶部更加贴合,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板设置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圆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隧道内,向上提拉竖向第一减振杆使顶板与隧道的顶部连接,同时提拉保护管,通过竖向放置口向竖向减振套管内放置合适的弹簧,放置的弹簧的长度需使顶板能够与隧道的顶部接触,然后松开保护管,保护管通过自身的重量向下滑动,对竖向放置口进行关闭,当竖向第一减振杆提起后,两个竖向第二减振杆和竖向第三减振杆也会提起,使竖向第二减振杆和竖向第三减振杆做上述相同的工作,然后将侧板向隧道的两端拉伸,使侧板与隧道接触,然后通过滑槽滑动滑动盖板使横向放置口打开,通过横向放置口将相同的弹簧放置在横向减振套管内,放置的弹簧长度需使侧板能够与隧道的左右内壁相接触,再次滑动滑动盖板将横向放置口关闭,当使用使用完成后,滑动滑动盖板打开横向放置口将横向减振套管内的弹簧取出,然后将横向减振杆和滑动盖板向竖向第一减振杆进行推动,使横向第一通孔、横向第二通孔和横向螺纹孔相对应,通过旋转横向螺钉使横向减振套管、横向减振杆和滑动盖板相固定,向上滑动保护管,然后通过竖向放置口将竖向减振套管内的弹簧取出,竖向第一减振杆受到自身重量的影响向下滑动,当竖向第一减振杆停止后,向上提拉竖向减振套管,使竖向第一螺纹孔和竖向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然后转动竖向螺钉使竖向第一减振杆和竖向减振套管进行固定,竖向第一减振杆和竖向减振套管固定后,竖向第一减振杆会将限位块通过滑孔向下顶出,使轮子向下进行一定的凸起,方便装置的移动,通过弹簧可以有效的减少隧道的振动,设置的竖向放置口要略大于弹簧,方便弹簧的放入,保护管能够有效的防止弹簧发生意外弹出,竖向第一螺纹孔和竖向第二螺纹孔为相同大小的螺纹孔,固定套能够方便两个横向减振套管的连接,滑槽能够使滑动盖板的滑动更加方便,滑动盖板为半圆形,能够防止横向减振套管内的弹簧从横向放置口弹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2、竖向第三减振杆与竖向第一减振杆为相同大小的杆,竖向第三减振杆开凿的竖向第二螺纹孔和设置的减振组件,使整个装置呈三角的稳固状态,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固,稳固脚增大了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整个装置能够进行更好的放置,当弹簧放置在竖向减振套管内时,由于弹簧为圆弧状,轮子不与弹簧接触,不会对弹簧造成影响,当弹簧不在竖向减振套管内,竖向第一减振杆会对轮子向下挤压,使轮子与地面接触,稳固脚高于轮子,从而方便装置的移动,当横向减振套管内的弹簧拿出后,横向减振杆和滑动盖板向竖向第一减振杆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横向第一通孔、横向第二通孔和横向螺纹孔相对应,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横向螺钉贯通横向第一通孔和横向第二通孔,使滑动盖板能够更好的固定在横向放置口上,装置在不使用时,设置的横向螺钉贯通横向第一通孔和横向第二通孔,使横向螺钉与横向螺纹孔螺纹连接,使横向减振杆能够固定,避免在移动途中横向减振杆发生掉落,顶板与隧道的顶部接触,隧道的上半部大多为半圆状,顶板设置为圆弧状是为了与隧道的顶部更加贴合。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B处放大图。
图中:1-顶板;2-竖向第一减振杆;3-竖向减振套管;4-弹簧;5-竖向放置口;6-保护管;7-竖向第一螺纹孔;8-竖向螺钉;9-竖向第二螺纹孔; 10-固定套;11-横向减振套管;12-滑槽;13-横向放置口;14-横向减振杆; 15-滑动盖板;16-横向第一通孔;17-横向第二通孔;18-横向螺纹孔;19-横向螺钉;20-侧板;21-竖向第二减振杆;22-稳固脚;23-轮子;24-限位块; 25-滑孔;2a-竖向第三减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包括顶板1,顶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第一减振杆2,竖向第一减振杆2的前端开凿有竖向第二螺纹孔9,竖向第一减振杆2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0,固定套10固定于竖向第二螺纹孔9的上侧,固定套10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向减振套管11,两个横向减振套管11的前后两端均开凿有一组滑槽12,两组滑槽12的内壁之间均滑动连接有滑动盖板 15,两个横向减振套管11相远离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横向减振杆14,两个横向减振杆14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0,两个横向减振套管1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竖向第二减振杆21,两个竖向第二减振杆21的前端均开凿有相同的竖向第二螺纹孔9,竖向第一减振杆2和两个竖向第二减振杆21的下端均设置有一组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竖向减振套管3,竖向第一减振杆2 与竖向减振套管3滑动连接,竖向减振套管3的下内壁固定有弹簧4,弹簧4 位于竖向第一减振杆2的下端,竖向减振套管3的前端设置有竖向放置口5,竖向减振套管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保护管6,竖向减振套管3的前端开凿有竖向第一螺纹孔7,竖向第一螺纹孔7位于竖向放置口5的上侧,竖向第一螺纹孔7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竖向螺钉8,竖向螺钉8位于保护管6的上侧,竖向第一螺纹孔7与竖向第二螺纹孔9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弹簧4可以有效的减少隧道的振动,设置的竖向放置口5要略大于弹簧4,方便弹簧4的放入,保护管6能够有效的防止弹簧4发生意外弹出,竖向第一螺纹孔7和竖向第二螺纹孔9为相同大小的螺纹孔,固定套10能够方便两个横向减振套管11的连接,滑槽12能够使滑动盖板15的滑动更加方便,滑动盖板15为半圆形,能够防止横向减振套管11内的弹簧从横向放置口13弹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隧道内,向上提拉竖向第一减振杆2使顶板1与隧道的顶部连接,同时提拉保护管6,通过竖向放置口5向竖向减振套管3内放置合适的弹簧4,放置的弹簧4的长度需使顶板1能够与隧道的顶部接触,然后松开保护管6,保护管6通过自身的重量向下滑动,对竖向放置口5进行关闭,将侧板20向隧道的两端拉伸,使侧板20与隧道接触,然后通过滑槽12滑动滑动盖板15 使横向放置口13打开,通过横向放置口13将相同的弹簧4放置在横向减振套管11内,放置的弹簧4长度需使侧板20能够与隧道的左右内壁相接触,再次滑动滑动盖板15将横向放置口13关闭,当使用使用完成后,滑动滑动盖板15打开横向放置口13将横向减振套管11内的弹簧4取出,然后将横向减振杆14和滑动盖板15向竖向第一减振杆2进行推动,向上滑动保护管6,通过竖向放置口5将竖向减振套管3内的弹簧4取出,竖向第一减振杆2受到自身重量的影响向下滑动,使整个装置进行缩小,方便从隧道内移动。
具体的,请参阅图1,顶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第三减振杆2a,竖向第三减振杆2a的前端开凿有相同的竖向第二螺纹孔9,竖向第三减振杆2a 的下端设置有一组减振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竖向第三减振杆2a与竖向第一减振杆2 为相同大小的杆,竖向第三减振杆2a开凿的竖向第二螺纹孔9和设置的减振组件,使整个装置呈三角的稳固状态,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固。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四个竖向减振套管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固脚 22。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稳固脚22增大了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整个装置能够进行更好的放置。
具体的,请参阅图5,四个稳固脚22的上端均开凿有滑孔25,四个滑孔 25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轮子23,四个轮子23分别位于四个稳固脚22内,四个轮子2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四个限位块24分别位于四个竖向减振套管3。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当弹簧4放置在竖向减振套管3内时,由于弹簧4为圆弧状,轮子23不与弹簧4接触,不会对弹簧4造成影响,当弹簧4不在竖向减振套管3内,竖向第一减振杆2会对轮子23向下挤压,使轮子23与地面接触,稳固脚22高于轮子23,从而方便装置的移动。
具体的,请参阅图4,两个滑动盖板15的上端均开凿有横向第一通孔16,两个横向减振套管11的上端均开凿有横向第二通孔17,两个横向第一通孔 16分别与两个横向第二通孔17相贯通,两个横向减振杆14的上端均开凿有横向螺纹孔18,两个横向螺纹孔18分别与两个横向第二通孔17相贯通,两个横向螺纹孔18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横向螺钉19。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横向减振套管11内的弹簧4拿出后,横向减振杆14和滑动盖板15向竖向第一减振杆2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横向第一通孔16、横向第二通孔17和横向螺纹孔18相对应,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横向螺钉19贯通横向第一通孔16和横向第二通孔17,使滑动盖板15能够更好的固定在横向放置口13上,装置在不使用时,设置的横向螺钉19贯通横向第一通孔16和横向第二通孔17,使横向螺钉19与横向螺纹孔18螺纹连接,使横向减振杆14能够固定,避免在移动途中横向减振杆14发生掉落。
具体的,请参阅图3,顶板1设置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圆弧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顶板1与隧道的顶部接触,隧道的上半部大多为半圆状,顶板1设置为圆弧状是为了与隧道的顶部更加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隧道内,向上提拉竖向第一减振杆2使顶板1与隧道的顶部连接,同时提拉保护管6,通过竖向放置口5向竖向减振套管3内放置合适的弹簧4,放置的弹簧4的长度需使顶板1能够与隧道的顶部接触,然后松开保护管6,保护管6通过自身的重量向下滑动,对竖向放置口5进行关闭,当竖向第一减振杆2提起后,两个竖向第二减振杆21和竖向第三减振杆2a也会提起,使竖向第二减振杆21和竖向第三减振杆2a做上述相同的工作,然后将侧板20向隧道的两端拉伸,使侧板20与隧道接触,然后通过滑槽12滑动滑动盖板15使横向放置口13打开,通过横向放置口13将相同的弹簧4放置在横向减振套管11内,放置的弹簧4长度需使侧板20能够与隧道的左右内壁相接触,再次滑动滑动盖板15 将横向放置口13关闭,当使用使用完成后,滑动滑动盖板15打开横向放置口13将横向减振套管11内的弹簧4取出,然后将横向减振杆14和滑动盖板 15向竖向第一减振杆2进行推动,使横向第一通孔16、横向第二通孔17和横向螺纹孔18相对应,通过旋转横向螺钉19使横向减振套管11、横向减振杆14和滑动盖板15相固定,向上滑动保护管6,然后通过竖向放置口5将竖向减振套管3内的弹簧4取出,竖向第一减振杆2受到自身重量的影响向下滑动,当竖向第一减振杆2停止后,向上提拉竖向减振套管3,使竖向第一螺纹孔7和竖向第二螺纹孔9相对应,然后转动竖向螺钉8使竖向第一减振杆2 和竖向减振套管3进行固定,竖向第一减振杆2和竖向减振套管3固定后,竖向第一减振杆2会将限位块24通过滑孔25向下顶出,使轮子23向下进行一定的凸起,方便装置的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高瓦斯油气层隧道爆破振动减振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