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B27C9/04,B27B17/00,B27B17/08,B27B33/14,B27G21/00,B27L1/00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包括夹持单元和切割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内放置有树干;所述切割单元包括锯片、传动链、安装盘、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锯片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和筋条;所述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筋条夹持设置在第一片体、第二片体之间;若干所述筋条首尾相接,沿锯片的长度方向呈“之”字形分布;利用两片体加上筋条夹层的设计,可以显著减轻锯片的整体重量;同时,筋条的“之”字形分布方式也能保证锯片的抗弯折性能,避免两侧片体于工作中在长度、宽度方向上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单元(1)和切割单元(2);所述夹持单元(1)内放置有树干(3);所述切割单元(2)设置在夹持单元(1)沿树干(3)长度方向上的其中一端;所述树干(3)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与切割单元(2)的工作范围位置对应;所述切割单元(2)包括锯片(21)、传动链、安装盘(23)、第一驱动器(24)和第二驱动器(25);所述锯片(21)其中一端嵌设在安装盘(23)内;所述传动链环向绕设在锯片(21)边缘;所述传动链上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一驱动器(24)与传动链转动配合,驱动其绕着锯片(21)旋转;所述第二驱动器(25)与安装盘(23)转动配合,驱动锯片(21)旋转;所述锯片(21)包括第一片体(201)、第二片体(202)和筋条(203);所述第一片体(201)和第二片体(202)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筋条(203)夹持设置在第一片体(201)、第二片体(202)之间;若干所述筋条(203)首尾相接,沿锯片(21)的长度方向呈“之”字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203)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嵌槽(205)和第二嵌槽(206);所述第一嵌槽(205)内嵌设有第一导热铜带(207);所述第二嵌槽(206)内嵌设有第二导热铜带(208);所述第一导热铜带(207)与第一片体(201)贴合设置;相邻所述筋条(203)内的第一导热铜带(207)彼此相连;所述第二导热铜带(208)与第二片体(202)贴合设置;相邻所述第二导热铜带(208)彼此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1)包括卡爪(11)和去枝环刃(12);若干所述卡爪(11)沿树干(3)的移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去枝环刃(12)设置在夹持单元(1)远离切割单元(2)一侧的卡爪(11)上;所述去枝环刃(12)的刀刃延伸方向与树干(3)表面的枝杈(31)根部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枝环刃(12)的厚度沿远离刃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去枝环刃(12)的刃口两侧所成角度为45°—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枝环刃(12)的刃口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去枝环刃(12)上贴合设置有电磁振动器(121)。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单元(2)下方设置有接引单元(5);所述接引单元(5)包括限位槽(51);所述限位槽(51)为开口朝上的弧形槽;所述限位槽(51)倾斜设置,其高度沿远离切割单元(2)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限位槽(51)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导轮(52);所述树干(3)放置在导轮(52)上方;转动所述导轮(52),驱动树干(3)沿限位槽(51)的倾斜方向移动;所述限位槽(51)远离切割单元(2)的一端上对应设置有压辊(53);若干所述压辊(53)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呈品字型分布;所述树干(3)的移动轨迹与若干压辊(53)的对称中心位置对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木材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树干进行去枝、切断,随后在脱去外皮,便于后续的裁切精加工工序。在树干去枝过程中,刀具的切割能力及结构强度决定了加工的流畅度;而切割设备在持续切割中需要克服局部高温损坏设备本身以及木材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持续作业稳定性高、加工效率高的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持续作业稳定性高、加工效率高的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包括夹持单元和切割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内放置有树干;所述切割单元设置在夹持单元沿树干长度方向上的其中一端;所述树干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与切割单元的工作范围位置对应;所述切割单元包括锯片、传动链、安装盘、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锯片其中一端嵌设在安装盘内;所述传动链环向绕设在锯片边缘;所述传动链上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一驱动器与传动链转动配合,驱动其绕着锯片旋转;所述第二驱动器与安装盘转动配合,驱动锯片旋转;所述锯片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和筋条;所述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筋条夹持设置在第一片体、第二片体之间;若干所述筋条首尾相接,沿锯片的长度方向呈“之”字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筋条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所述第一嵌槽内嵌设有第一导热铜带;所述第二嵌槽内嵌设有第二导热铜带;所述第一导热铜带与第一片体贴合设置;相邻所述筋条内的第一导热铜带彼此相连;所述第二导热铜带与第二片体贴合设置;相邻所述第二导热铜带彼此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卡爪和去枝环刃;若干所述卡爪沿树干的移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去枝环刃设置在夹持单元远离切割单元一侧的卡爪上;所述去枝环刃的刀刃延伸方向与树干表面的枝杈根部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去枝环刃的厚度沿远离刃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去枝环刃的刃口两侧所成角度为45°—75°。
进一步地,所述去枝环刃的刃口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去枝环刃上贴合设置有电磁振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单元下方设置有接引单元;所述接引单元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开口朝上的弧形槽;所述限位槽倾斜设置,其高度沿远离切割单元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限位槽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导轮;所述树干放置在导轮上方;转动所述导轮,驱动树干沿限位槽的倾斜方向移动;所述限位槽远离切割单元的一端上对应设置有压辊;若干所述压辊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呈品字型分布;所述树干的移动轨迹与若干压辊的对称中心位置对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包括夹持单元和切割单元;所述夹持单元内放置有树干;所述切割单元包括锯片、传动链、安装盘、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锯片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和筋条;所述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筋条夹持设置在第一片体、第二片体之间;若干所述筋条首尾相接,沿锯片的长度方向呈“之”字形分布;利用两片体加上筋条夹层的设计,可以显著减轻锯片的整体重量;同时,筋条的“之”字形分布方式也能保证锯片的抗弯折性能,避免两侧片体于工作中在长度、宽度方向上变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夹持单元和切割单元装配示意图;
附图2为切割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锯片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树干去枝示意图;
附图5为接引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如附图1所示,包括夹持单元1和切割单元2;如附图3所示,所述夹持单元1内放置有树干3;所述切割单元2设置在夹持单元1沿树干3长度方向上的其中一端;所述树干3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与切割单元2的工作范围位置对应,利用切割单元就可以把树干分段;如附图2所示,所述切割单元2包括锯片21、传动链、安装盘23、第一驱动器24和第二驱动器25;所述锯片21其中一端嵌设在安装盘23内;所述传动链环向绕设在锯片21边缘,且传动链上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一驱动器24与传动链转动配合,驱动其绕着锯片21旋转,从而利用移动的锯齿将树干3切开,此传动链和锯片的结构配合从市面在售的电锯中可以直接采购获取,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第二驱动器25与安装盘23转动配合,驱动锯片21旋转,锯片21在转动中扫过的范围即为切割单元2的有效工作范围;所述锯片21包括第一片体201、第二片体202和筋条203;所述第一片体201和第二片体202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筋条203夹持设置在第一片体201、第二片体202之间;若干所述筋条203首尾相接,沿锯片21的长度方向呈“之”字形分布;因为传统的锯片为了保证自身形状的稳定性,必须保持一定的厚度,这样就会使重量随之增大,从而对驱动锯片旋转的电机造成极大负荷,装配起来也极为不便;而利用两片体加上筋条夹层的设计,可以显著减轻锯片的整体重量;同时,筋条203的“之”字形分布方式也能保证锯片的抗弯折性能,避免两侧片体于工作中在长度、宽度方向上变形。
所述筋条203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嵌槽205和第二嵌槽206,从而令筋条203的截面成为类似工字钢的样式,可以显著增强其抗弯折能力;所述第一嵌槽205内嵌设有第一导热铜带207;所述第二嵌槽206内嵌设有第二导热铜带208;所述第一导热铜带207与第一片体201贴合设置;相邻所述筋条203内的第一导热铜带207彼此相连;所述第二导热铜带208与第二片体202贴合设置;相邻所述第二导热铜带208彼此相连;因为筋条203呈是沿锯片2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所以当木材切割部位附近的锯片受热温度升高后,第一导热铜带207和第二导热铜带208能及时将温升处锯片的热量传导至锯片21其他部位,从而避免锯片21因为局部长时间过热导致变形,提升持续作业的稳定性;同时显著减轻木材被切割出的高温灼烧程度,提高原料利用率。
如附图4所示,所述夹持单元1包括卡爪11和去枝环刃12;若干所述卡爪11沿树干3的移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去枝环刃12设置在夹持单元1远离切割单元2一侧的卡爪11上;所述去枝环刃12的刀刃延伸方向与树干3表面的枝杈31根部位置对应,当树干3进入夹持单元1的第一个卡爪11时,其表面的枝杈31就会被去枝环刃12切割下。
所述去枝环刃12的厚度沿远离刃口的方向逐渐增大,相较于等厚度的切割刃,可以显著增强其整体的结构强度,显著缓解长时间切割后发生的变形、卷刃情况;所述去枝环刃12的刃口两侧所成角度为45°—75°,利用较大的倾斜坡面,可以在切割过程中对枝杈31进行挤压,从而配合其刃口的切割动作,增强切割能力,减轻刃口处的阻力,增加作业效率。
所述去枝环刃12的刃口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去枝环刃12上贴合设置有电磁振动器121,锯齿形结构便于刃口在最初阶段快速嵌入枝杈31内,电磁振动器121则可以充分发挥锯齿形刃口的优势,在切割过程中在刃口宽度方向上提供一定的往复震动,起到类似锯条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其切割性能。
如附图5所示,所述切割单元2下方设置有接引单元5;所述接引单元5包括限位槽51;所述限位槽51为开口朝上的弧形槽;所述限位槽51倾斜设置,其高度沿远离切割单元2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限位槽51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导轮52;所述树干3放置在导轮52上方;转动所述导轮52,驱动树干3沿限位槽51的倾斜方向移动;所述限位槽51远离切割单元2的一端上对应设置有压辊53;若干所述压辊53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呈品字型分布;所述树干3的移动轨迹与若干压辊53的对称中心位置对应;针对不同规格批次的树干3,可以对品字形分布的压辊53进行同心间距调整。
木材快速分段加工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树干3放入卡爪11内,在远离切割单元2的一端推动树干3,树干表面的枝杈31在进入卡爪11时与去枝环刃12的刃口接触;枝杈31的根部首先被震动中的锯齿形刃口割破,在刃口继续深入的过程中,枝杈31与去枝环刃12的坡面发生挤压,从而对被切割处施加力矩;坡面挤压与刃口的切割动作配合,将枝杈31快速切断;
步骤二,当树干3露出工艺指定长度后,第二驱动器25驱动安装盘23和锯片21转动,与此同时,第一驱动器24驱动传动链转动,将树干3切断;在切割过程中,锯片21与木材摩擦的部位产生大量热量,第一导热铜带207和第二导热铜带208及时将局部热量均匀分散到整个锯片21上,避免局部高温损毁木材;
步骤三,被锯下的树干3掉落至限位槽51内,在导轮52的驱动下沿着限位槽51的斜方向移动至若干压辊53之间;随后树干3表面的树皮被压辊53挤压剥落,完成去皮过程,便于后续精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高稳定型木材切割系统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