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附件连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包括车体基架,所述车体基架的内部有支撑柱和顶压柱,顶压柱的内部开设有顶压弹簧槽,顶压弹簧槽里有顶压弹簧,顶压弹簧的底部连接有凸出头,凸出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回形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车体受力传导给回形连接杆,回形连接杆又通过连接柱传导给凸出头,凸出头受力压缩顶压弹簧,连接柱就会收缩进顶压弹簧槽里,等到后节车厢所受到的力消失,顶压弹簧弹起,连接柱又重新回到顶压弹簧槽底端,通过凸出头、顶压弹簧、顶压弹簧槽、连接柱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悬挂附件自动调节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包括车体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基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缓冲垫(5),所述车体基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顶压柱(12),所述顶压柱(12)的内部开设有顶压弹簧槽(10),所述顶压弹簧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槽(18),所述顶压弹簧槽(1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支撑垫(11),所述顶压弹簧支撑垫(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9),所述顶压弹簧(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出头(8),所述凸出头(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轮(19),所述凸出头(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的底部与回形连接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回形连接杆(6)的底部与锁扣底座(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底座(13)的底部与锁扣连接器(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锁扣连接器(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扣(15),所述锁扣(15)卡接在环形槽(17)的内部,所述锁扣(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锁扣上颌(22),所述锁扣上颌(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圈a(24),所述旋转圈a(2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针a(23),所述锁扣上颌(22)的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9),所述锁扣上颌(22)的左上侧活动连接有旋转板(28),所述旋转板(28)的下方设置有凹型槽(25),所述旋转板(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圈b(27),所述旋转圈b(2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针b(26),所述锁扣上颌(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锁扣弹簧(21),所述锁扣弹簧(21)的底部与锁扣弹簧支撑垫(2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锁扣上颌(2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圈c(31),所述旋转圈c(3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针c(30),所述环形槽(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附件连接杆(16)的顶部,所述附件连接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车载连接附件缓冲垫(3),所述车载连接附件缓冲垫(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车载连接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柱(7)固定连接在回形连接杆(6)左右两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柱(12)、顶压弹簧槽(10)、顶压弹簧(9)、顶压弹簧支撑垫(11)、凸出头(8)、连接柱(7)、滑轮槽(18)和滑轮(19)都沿回形连接杆(6)的中线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头(8)的直径大于连接柱(7)的直径,且凸出头大于顶压柱(12)之间缝隙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头(8)的下方设置有小型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缓冲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9)与滑轮槽(18)滑动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附件连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资源需求的增加,往往需要来回在各地运输大量的货物,大型车辆的车厢中必不可少的要增加车载悬挂附件,用于连接车厢、货物、车辆等之间,在连接的同时,也要注重车载悬挂附件的安全性、牢固性和实用性,为此发明了许多种不同种类的车载连接附件。
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晃动,所以这些附件装置需要稳固的连接车厢之间,以免发生危险事故,然而现有的车载连接附件操作不便且紧固效果、放晃动效果都不太理想,在上下坡、转弯、掉头等过程中都会产生车厢节体晃动或脱节的问题,并且现有的连接装置都是不能调动的,这大大增加了车辆的行驶难度和晃动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具备自动调动的优点,解决了连接装置难以调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调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包括车体基架,所述车体基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缓冲垫,所述车体基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顶压柱,所述顶压柱的内部开设有顶压弹簧槽,所述顶压弹簧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槽,所述顶压弹簧槽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支撑垫,所述顶压弹簧支撑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所述顶压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出头,所述凸出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凸出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回形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回形连接杆的底部与锁扣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底座的底部与锁扣连接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锁扣连接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卡接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锁扣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锁扣上颌,所述锁扣上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圈a,所述旋转圈a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针a,所述锁扣上颌的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锁扣上颌的左上侧活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下方设置有凹型槽,所述旋转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圈b,所述旋转圈b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针b,所述锁扣上颌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锁扣弹簧,所述锁扣弹簧的底部与锁扣弹簧支撑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锁扣上颌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圈c,所述旋转圈c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针c,所述环形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附件连接杆的顶部,所述附件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车载连接附件缓冲垫,所述车载连接附件缓冲垫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车载连接附件。
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回形连接杆左右两端上,双杆支撑当受力时更加稳固。
优选的,所述顶压柱、顶压弹簧槽、顶压弹簧、顶压弹簧支撑垫、凸出头、连接柱、滑轮槽和滑轮都沿回形连接杆的中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凸出头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且凸出头大于顶压柱之间缝隙的直径,防止凸出头从顶压柱之中掉出。
优选的,所述凸出头的下方设置有小型缓冲垫,在凸出头进行工作时能够有效的减少碰撞损耗。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缓冲垫,减少环形槽与缩口之间的摩擦损耗。
优选的,所述滑轮与滑轮槽滑动连接,用以控制连接杆的运动方向。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通过锁扣上颌左侧的抬起,带动了锁扣弹簧的运行,锁扣弹簧压缩,再拨动旋转板向左转动,此时松开锁扣弹簧,旋转板就不会卡入凹型槽里,扣嘴可以正常开合,把附件连接杆上的环形槽卡入扣嘴之中,再抬起锁扣上颌压缩锁扣弹簧,把旋转板拨回竖直状态,此时扣嘴就会被卡死,不会出现附件连接杆脱落的情况,通过锁扣上颌、锁扣弹簧、旋转板、凹型槽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连接稳固、不易脱落的效果。
2、该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通过凸出头受力压缩顶压弹簧,连接柱就会收缩进顶压弹簧槽里,等到后节车厢所受到的力消失,顶压弹簧弹起,连接柱又重新回到顶压弹簧槽底端,通过凸出头、顶压弹簧、顶压弹簧槽、连接柱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悬挂附件自动调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扣部分侧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C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车体基架、2-车载连接附件、3-车载连接附件缓冲垫、4-支撑柱、5-支撑柱缓冲垫、6-回形连接杆、7-连接柱、8-凸出头、9-顶压弹簧、10-顶压弹簧槽、11-顶压弹簧支撑垫、12-顶压柱、13-锁扣底座、14-锁扣连接器、15-锁扣、16-附件连接杆、17-环形槽、18-滑轮槽、19-滑轮、20-锁扣弹簧支撑垫、21-锁扣弹簧、22-锁扣上颌、23-固定针a、24-旋转圈a、25-凹型槽、26-固定针b、27-旋转圈b、28-旋转板、29-挡板、30-固定针c、31-旋转圈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包括车体基架1,车体基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缓冲垫5,用于减少车辆刹车时其支撑柱4与车辆附件所碰撞产生的损耗,车体基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顶压柱12,顶压柱12的内部开设有顶压弹簧槽10,顶压弹簧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槽18,顶压弹簧槽10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支撑垫11,顶压弹簧支撑垫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9,顶压弹簧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出头8,凸出头8的直径大于连接柱7的直径,且凸出头大于顶压柱12之间缝隙的直径,这样凸出头8就被卡死在顶压弹簧槽10里,不会脱落,凸出头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轮19,滑轮19与滑轮槽18滑动连接,用于约束连接柱7的运动轨迹,让其沿着滑轮槽18运行,不会左右摆动,凸出头8的下方设置有小型缓冲垫,用于减少连接柱7复位时与下方器件所产生的碰撞损耗,凸出头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连接柱7的底部与回形连接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左右各一个连接柱7固定连接在回形连接杆6左右两端上,顶压柱12、顶压弹簧槽10、顶压弹簧9、顶压弹簧支撑垫11、凸出头8、连接柱7、滑轮槽18和滑轮19都沿回形连接杆6的中线对称分布,左右各一个连接更加的稳固,回形连接杆6的底部与锁扣底座13的顶部固定连接,锁扣底座13的底部与锁扣连接器14的顶部固定连接,锁扣连接器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锁扣15,锁扣15卡接在环形槽17的内部,环形槽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缓冲垫,用于减少碰撞摩擦所产生的损耗,锁扣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锁扣上颌22,锁扣上颌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圈a24,旋转圈a2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针a23,锁扣上颌22的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9,锁扣上颌22的左上侧活动连接有旋转板28,旋转板28的下方设置有凹型槽25,旋转板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圈b27,旋转圈b2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针b26,锁扣上颌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锁扣弹簧21,锁扣弹簧21的底部与锁扣弹簧支撑垫20的顶部固定连接,锁扣上颌2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圈c31,旋转圈c3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针c30,环形槽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附件连接杆16的顶部,附件连接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车载连接附件缓冲垫3,车载连接附件缓冲垫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车载连接附件2。
工作原理:车辆行驶时发生上下坡、刹车、掉头等动作,后节车厢会受到力的作用,此时回形连接杆6会受到后面车厢所产生的力,通过连接柱7传导到凸出头8上,凸出头8受力压缩顶压弹簧9,顶压弹簧9收缩会把所受到的力抵消,等到后节车厢所受到的力消失,顶压弹簧9弹起,连接柱7又重新回到顶压弹簧槽10底端,通过凸出头8、顶压弹簧9、顶压弹簧槽10、连接柱7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悬挂附件自动调节的效果。接头部分,把锁扣上颌22左侧的抬起,就带动了锁扣弹簧21的运行,锁扣弹簧21压缩,再拨动旋转板28向左转动,此时松开锁扣弹簧21,旋转板28就不会卡入凹型槽25里,扣嘴可以正常开合,把附件连接杆16上的环形槽17卡入扣嘴之中,再抬起锁扣上颌22压缩锁扣弹簧22,把旋转板28拨回竖直状态,此时扣嘴就会被卡死,可以轻松的连接或者脱落车厢。
综上所述,该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通过锁扣上颌22左侧的抬起,带动了锁扣弹簧21的运行,锁扣弹簧21压缩,再拨动旋转板28向左转动,此时松开锁扣弹簧21,旋转板28就不会卡入凹型槽25里,扣嘴可以正常开合,把附件连接杆16上的环形槽17卡入扣嘴之中,再抬起锁扣上颌22压缩锁扣弹簧22,把旋转板28拨回竖直状态,此时扣嘴就会被卡死,不会出现附件连接杆16脱落的情况,通过锁扣上颌22、锁扣弹簧21、旋转板28、凹型槽25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连接稳固、不易脱落的效果;通过凸出头8受力压缩顶压弹簧9,连接柱7就会收缩进顶压弹簧槽10里,等到后节车厢所受到的力消失,顶压弹簧9弹起,连接柱7又重新回到顶压弹簧槽10底端,通过凸出头8、顶压弹簧9、顶压弹簧槽10、连接柱7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悬挂附件自动调节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用于车载悬挂附件的可调连接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