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包括闸座和置于闸座上方的横板,所述闸座内架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内滑动安装有闸门,所述横板上通过设置的升降组件与闸门相连接,所述闸门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与两个限位槽相匹配的锁紧机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横板中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螺纹杆外螺纹套设有内螺纹套筒,所述内螺纹套筒外通过对称连接的两个连接杆与闸门的顶部固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洞开的闸门的位置锁死,避免水流冲击作用造成的洞开的闸门的意外坠落,极大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
1.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包括闸座(1)和置于闸座(1)上方的横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座(1)内架设有横梁(2),所述横梁(2)内滑动安装有闸门(3),所述横板(4)上通过设置的升降组件与闸门(3)相连接,所述闸门(3)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4),所述横梁(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与两个限位槽(14)相匹配的锁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横板(4)中部的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顶端安装有转盘(5),所述螺纹杆(7)外螺纹套设有内螺纹套筒(6),所述内螺纹套筒(6)外通过对称连接的两个连接杆(8)与闸门(3)的顶部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横梁(2)端部的驱动马达(9),所述驱动马达(9)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转轮(10),所述闸座(1)的侧面安装有滑动套(12),所述滑动套(12)内穿插设置有滑动杆(13),所述滑动杆(13)靠近转轮(10)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有斜拉杆(11),所述斜拉杆(11)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在转轮(10)的前侧,且所述滑动杆(13)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槽(14)相匹配的限位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5)与滑动杆(13)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12)内留有供滑动杆(13)略微摆动的微小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座(1)的侧面开设有供滑动杆(13)活动穿插的通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最早应用修建的应该是排水设施而不是给水设施,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最早的排水设施是位于河南的龙山时代遗址,是都邑城址南门土路下面的三根陶排水管,管道层层相套,有一定的坡度,雨污水在城内收集后排入城外;而最早的供水管网2014年发现于东周时期,在阳城,位于河南登封县告城镇附近,阳城地势比较高,取水比较困难,东周时期的人们就从更远的地方的水源地用陶管输送到城外的清水池,然后再通过陶管输送到城内供人们使用。建国之后,我国各项土建建设日益增多,单纯引进学习前苏联的给排水技术已不能满足国内生产发展的需要,房屋卫生技术设备专业就迎刃而生。
给排水系统离不开闸门的设计安装,但是目前的闸门大多只通过手动或电动转动螺杆带动闸门升降进行给排水,缺少相配套的位置锁死设计,在闸门洞开时,可能会由于水流的冲击造成闸门的意外下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的闸门大多只通过手动或电动转动螺杆带动闸门升降进行给排水,缺少相配套的位置锁死设计,在闸门洞开时,可能会由于水流的冲击造成闸门的意外下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进而提出的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包括闸座和置于闸座上方的横板,所述闸座内架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内滑动安装有闸门,所述横板上通过设置的升降组件与闸门相连接,所述闸门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与两个限位槽相匹配的锁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横板中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螺纹杆外螺纹套设有内螺纹套筒,所述内螺纹套筒外通过对称连接的两个连接杆与闸门的顶部固接。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横梁端部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转轮,所述闸座的侧面安装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内穿插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靠近转轮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有斜拉杆,所述斜拉杆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在转轮的前侧,且所述滑动杆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滑动杆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动套内留有供滑动杆略微摆动的微小间隙。
优选的,所述闸座的侧面开设有供滑动杆活动穿插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洞开闸门后,启动驱动马达带动转轮缓速转动,这样斜拉杆被带动,促使滑动杆深深插入滑动套内并最终使得滑动杆端部的限位杆插进限位槽内,这样最终可以实现对洞开的闸门的位置锁死,避免水流冲击作用造成的洞开的闸门的意外坠落,极大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闸座、2横梁、3闸门、4横板、5转盘、6内螺纹套筒、7螺纹杆、8连接杆、9驱动马达、10转轮、11斜拉杆、12滑动套、13滑动杆、14限位槽、1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包括闸座1和置于闸座1上方的横板4,闸座1内架设有横梁2,横梁2内滑动安装有闸门3,横板4上通过设置的升降组件与闸门3相连接,升降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横板4中部的螺纹杆7,螺纹杆7的顶端安装有转盘5,螺纹杆7外螺纹套设有内螺纹套筒6,内螺纹套筒6外通过对称连接的两个连接杆8与闸门3的顶部固接,闸门3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4,横梁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与两个限位槽14相匹配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安装在横梁2端部的驱动马达9,驱动马达9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转轮10,闸座1的侧面安装有滑动套12,滑动套12内穿插设置有滑动杆13,滑动杆13靠近转轮10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有斜拉杆11,斜拉杆11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在转轮10的前侧,且滑动杆13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槽14相匹配的限位杆15,限位杆15与滑动杆13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滑动套12内留有供滑动杆13略微摆动的微小间隙。
闸座1的侧面开设有供滑动杆13活动穿插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中,在洞开闸门3后,启动驱动马达9带动转轮10缓速转动,这样斜拉杆11被带动,促使滑动杆13深深插入滑动套12内并最终使得滑动杆13端部的限位杆15插进限位槽14内,这样最终可以实现对洞开的闸门3的位置锁死,避免水流冲击作用造成的洞开的闸门3的意外坠落,极大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给排水系统闸门防脱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