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包括壳体和电力元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电力元件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贯穿壳体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贯穿壳体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散热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提升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在对电力元件进行通风散热的同时对过滤网进行清理,避免灰尘堆积影响元件散热,而且能够在降雨量较大时,对通风槽进行遮挡,避免雨水进入造成线路短路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包括壳体(1)和电力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2),所述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所述电力元件安装在安装架(3)上,所述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安装架(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所述散热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通过传送带(10)连接,所述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提升机构,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有刮料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延伸至刮料机构内,所述转动机构、刮料机构的自由端均与提升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侧壁贯穿设有通风机构,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料盆(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侧壁上的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所述第一转动杆(5)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扇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架(3)侧壁上的第二转动杆(7),所述第二转动杆(7)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所述第二转动杆(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圆盘(8),所述圆盘(8)远离第二转动杆(7)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拉绳(9),所述传送带(10)绕设在第一转动杆(5)与第二转动杆(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1)侧壁上的导向滑槽(11),所述导向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提升杆(12),所述提升杆(12)与导向滑槽(11)的内顶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侧壁的盛料桶(14),所述盛料桶(14)的侧壁贯穿设有排水管(22),所述盛料桶(14)的侧壁开设有提升槽(15),所述提升杆(12)延伸至提升槽(15)内,所述提升杆(12)与提升槽(15)的内顶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16),所述盛料桶(14)靠近壳体(1)的一端侧壁开设有刮料槽(17),所述刮料槽(17)内滑动连接有毛刷(18),所述毛刷(18)与刮料槽(17)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19),所述毛刷(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20),所述第一拉绳(9)、第二拉绳(20)的自由端均贯穿提升槽(15)的侧壁并与提升杆(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贯穿壳体(1)侧壁的通风槽(23),所述通风槽(23)内安装有呈左右位置设置的第一过滤网(24)和第二过滤网(2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
背景技术
箱式电力设备具有结构坚固、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因此施工工地多采用配电柜进行电力输送。
目前,施工工地用电量大,由于施工工地灰尘较大,容易造成配电柜通风槽处过滤网堵塞现象,进而配电柜内部元件容易发热造成线路短路现象,且降雨量较大时,雨水容易从通风槽进入,对内部元件造成影响,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工地灰尘较大会造成通风槽堵塞现象,且降雨量较大时雨水容易从通风槽进入对元件造成影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其不仅能够在对电力元件进行通风散热的同时对过滤网进行清理,避免灰尘堆积影响元件散热,而且能够在降雨量较大时,对通风槽进行遮挡,避免雨水进入造成线路短路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包括壳体和电力元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电力元件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贯穿壳体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贯穿壳体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散热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提升机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刮料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延伸至刮料机构内,所述转动机构、刮料机构的自由端均与提升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贯穿设有通风机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料盆。
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侧壁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贯穿壳体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侧壁上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壳体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传送带绕设在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上。
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侧壁上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与导向滑槽的内顶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
优选地,所述刮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侧壁的盛料桶,所述盛料桶的侧壁贯穿设有排水管,所述盛料桶的侧壁开设有提升槽,所述提升杆延伸至提升槽内,所述提升杆与提升槽的内顶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盛料桶靠近壳体的一端侧壁开设有刮料槽,所述刮料槽内滑动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与刮料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所述毛刷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第二拉绳的自由端均贯穿提升槽的侧壁并与提升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贯穿壳体侧壁的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内安装有呈左右位置设置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散热机构、转动机构、提升机构、刮料机构的设置,能够在对电力元件进行通风散热的同时对过滤网进行清理,避免灰尘堆积影响元件散热。
2、通过转动机构、提升机构、通风机构、盛料桶、排水管的设置,能够在降雨量较大时,对通风槽进行遮挡,避免雨水进入造成线路短路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在对电力元件进行通风散热的同时对过滤网进行清理,避免灰尘堆积影响元件散热,而且能够在降雨量较大时,对通风槽进行遮挡,避免雨水进入造成线路短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壳体、2支撑腿、3安装架、4电机、5第一转动杆、6 扇叶、7第二转动杆、8圆盘、9第一拉绳、10传送带、11导向滑槽、 12提升杆、13第一弹簧、14盛料桶、15提升槽、16第二弹簧、17 刮料槽、18毛刷、19第三弹簧、20第二拉绳、21储料盆、22排水管、23通风槽、24第一过滤网、25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包括壳体1和电力元件,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2,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架 3,电力元件安装在安装架3上,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侧壁上的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第一转动杆5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第一转动杆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扇叶6,散热机构的设置能够对电力元件进行散热,避免其温度过高造成线路短路的现象;
安装架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散热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通过传送带10 连接,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架3侧壁上的第二转动杆7,第二转动杆7贯穿壳体1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第二转动杆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圆盘8,圆盘8远离第二转动杆7的一端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拉绳9,传送带10绕设在第一转动杆5与第二转动杆7 上,转动机构的设置能够在散热机构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壳体1的侧壁开设有提升机构,壳体1的侧壁设有刮料机构,提升机构延伸至刮料机构内,转动机构、刮料机构的自由端均与提升机构固定连接,提升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1侧壁上的导向滑槽11,导向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提升杆12,提升杆12与导向滑槽11的内顶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3,提升机构的设置能够拉动提升杆12 移动;
刮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侧壁的盛料桶14,盛料桶14的侧壁贯穿设有排水管22,盛料桶14的侧壁开设有提升槽15,提升杆12 延伸至提升槽15内,提升杆12与提升槽15的内顶部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16,盛料桶14靠近壳体1的一端侧壁开设有刮料槽17,刮料槽17内滑动连接有毛刷18,毛刷18与刮料槽17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19,毛刷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20,第一拉绳9、第二拉绳20的自由端均贯穿提升槽15的侧壁并与提升杆 12固定连接,刮料机构的设置能够在提升机构与转动机构的作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进而能够将第一过滤网24侧壁上的灰尘刮落,避免第一过滤网24堵塞影响元件散热,并且能够在降雨量较大时对通风槽23进行遮挡,避免雨水进入;
壳体1的侧壁贯穿设有通风机构,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储料盆21,通风机构包括贯穿壳体1侧壁的通风槽23,通风槽23内安装有呈左右位置设置的第一过滤网24和第二过滤网25,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壳体1内影响电力元件,并且能够在将第二过滤网25拆卸时,将通风槽23内的灰尘落入储料盆21内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进行电力输送时,启动电机4,带动第一转动杆5、扇叶6转动,对电力元件进行散热,在第一转动杆5转动的过程中,传送带10带动第二转动杆7转动,进而圆盘8转动,在第一拉绳9的拉力作用下,盛料桶14做上下往复运动,当圆盘8向下转动时,在第一拉绳9的拉力作用下,提升杆12在提升槽15内滑动,第二拉绳20处于放线状态,在第三弹簧19的弹力作用下,毛刷 18与第一过滤网24的侧壁相抵,当提升杆12下降到最底端时,盛料桶14下降,毛刷18将第一过滤网24侧壁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当圆盘向上转动时,第一拉绳9处于放线状态,在第一弹簧13的拉力作用下,提升杆12在提升槽15内上升,第二拉绳20将毛刷18拉动至刮料槽17内,在第一弹簧13的拉力作用下,盛料桶14上升,毛刷18不与第一过滤网24相抵,避免将灰尘刮至壳体1内;
当降雨量较小时,通风槽23倾斜设置,雨水不会进入壳体1内,当降雨量较大时,盛料桶14在雨水重力的作用下下降对通风槽23进行遮挡,避免雨水进入,当雨势减小时,盛料桶14内的雨水逐渐从排水管22排出,盛料桶14重力减少在第一弹簧13的拉力作用下上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施工工地用配电柜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