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

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

IPC分类号 : B65G47/22,B65G47/74,H01M10/052

申请号
CN202020230207.9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2-29
  • 公开号: CN212449486U
  • 公开日: 2021-02-02
  • 主分类号: B65G47/22
  • 专利权人: 李晨阳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两侧中心呈水平呈对称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均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带,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呈水平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固定块内部与齿板底部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板与动力轮相互啮合,带动动力轮旋转,进而带动转动杆旋转,通过转动杆来带动两端的齿环旋转,由于齿环与顶部的齿轮相互啮合,进而通过齿轮带动一侧的螺纹管进行旋转,具备可简化操作,协同配合、自动调节容纳盒的角度防止挤压破裂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顶部两侧中心呈水平呈对称设置有固定块(2),两个所述固定块(2)之间均设置有滑动块(3),所述滑动块(3)远离固定块(2)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带(4),所述固定块(2)的内部呈水平设置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板(6),所述固定块(2)内部与齿板(6)底部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管(7),所述螺纹管(7)远离滑动块(3)的一侧设置有齿轮(8),所述顶板(1)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两端靠近齿轮(8)的位置均设置有齿环(10),所述顶板(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升降板(11),所述转动杆(9)靠近升降板(11)的一端设置有动力轮(12),所述转动带(4)的内部两端设置有转动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1)与动力轮(12)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9)贯穿固定块(2)的内部与固定块(2)相互转动连接,所述齿环(10)位于固定块(2)的内部,所述齿环(10)与齿轮(8)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8)与螺纹管(7)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7)与固定块(2)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管(7)的顶部与齿板(6)相互卡接,所述滑动板(5)贯穿固定块(2)的内部与固定块(2)相互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3)的内部靠近转动轴(13)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呈竖直设置有转动柱(14),所述转动柱(14)的中心设置有绕线杆(15),所述绕线杆(15)的表面缠绕有牵引线(16),所述转动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16)贯穿滑动块(3)的侧壁与固定块(2)相互连接,所述滑动板(5)与滑动块(3)相互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呈水平设置,所述顶板(1)的顶部中心向内凹陷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呈水平设置有传输带(17),所述传输带(17)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滚珠,所述传输带(17)与顶板(1)相互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3)靠近传输带(17)的一侧壁中心向内部凹陷,所述转动带(4)呈倾斜状,所述转动带(4)的中心设置有挡片,所述转动带(4)靠近转动轴(13)的一侧与转动柱(14)相互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3)的底部高于顶板(1),且滑动块(3)不与传输带(17)相互接触,所述滑动块(3)靠近传输带(17)的一侧中心设置有卡槽(1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机械装置取代人工是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精密器械领域和危险生产领域,机械更是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锂电池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导致,在许多的工序都要用机械来完成操作,比如装填以及焊接等,通过机械手臂将装置移动到固定的位置来完成装填,再重新移走,在流水线作业中通常使用较多的是传输带。

传统的锂电池上料方式都是先进行固定,再将料口打开对着容纳部灌注材料,这种放置需要分别设置控制电机来操作不同的伸缩杆和螺杆,不但消耗电能较多,而且还需要很好的协同性,导致员工操作复杂,而且传统的夹紧方式是硬性挤压,在容纳盒偏斜的时候很容易将其挤压破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生产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具备可简化操作,协同配合、自动调节容纳盒的角度防止挤压破裂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设备操作复杂、容易挤压破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简化操作,协同配合、自动调节容纳盒的角度防止挤压破裂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两侧中心呈水平呈对称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均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远离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带,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呈水平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固定块内部与齿板底部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远离滑动块的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靠近齿轮的位置均设置有齿环,所述顶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转动杆靠近升降板的一端设置有动力轮,所述转动带的内部两端设置有转动轴。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与动力轮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贯穿固定块的内部与固定块相互转动连接,所述齿环位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齿环与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齿轮与螺纹管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与固定块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管的顶部与齿板相互卡接,所述滑动板贯穿固定块的内部与固定块相互滑动连接,所述螺纹管为金属制成。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内部靠近转动轴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呈竖直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中心设置有绕线杆,所述绕线杆的表面缠绕有牵引线,所述转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所述牵引线为金属编织线。

优选的,所述牵引线贯穿滑动块的侧壁与固定块相互连接,所述滑动板与滑动块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壁设置有防护橡胶。

优选的,所述顶板呈水平设置,所述顶板的顶部中心向内凹陷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呈水平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滚珠,所述传输带与顶板相互滑动连接,所述传输带为橡胶制成,且传输带被电机控制,间歇转动。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靠近传输带的一侧壁中心向内部凹陷,所述转动带呈倾斜状,所述转动带的中心设置有挡片,所述转动带靠近转动轴的一侧与转动柱相互贴合,所述转动柱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底部高于顶板,且滑动块不与传输带相互接触,所述滑动块靠近传输带的一侧中心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橡胶垫片。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在使用时,通过设备顶部的出料装置向下挤压,进而带动顶板一侧的升降板向下移动,由于升降板与动力轮相互啮合,进而带动动力轮旋转,进而带动转动杆旋转,通过转动杆来带动两端的齿环旋转,由于齿环与顶部的齿轮相互啮合,进而通过齿轮带动一侧的螺纹管进行旋转,由于螺纹管与顶部的齿板相互卡接,所以在螺纹管转动时,带动齿板向一侧运动,进而带动滑动板移动,进而带动滑动块向传输带进行运动,进而将传输带表面的容纳盒固定。

2、当顶部的滑动块向传输带一侧运动时,由于牵引线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通过滑动块使得牵引线被拉伸,由于牵引线缠绕在绕线杆上,进而带动绕线杆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旋转,由于转动柱与转动带相互贴紧,进而带动转动带旋转,当容纳盒偏斜时,其拐角处与转动带相互接触,进而带动其旋转,防止在挤压时卡住,导致容纳盒破裂,通过两侧的转动带能快速的帮助容纳盒矫正位置,降低挤压几率,进而提高产品合格率,加快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转向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从动轮侧视图。

图中:1、顶板;2、固定块;3、滑动块;4、转动带;5、滑动板;6、齿板;7、螺纹管;8、齿轮;9、转动杆;10、齿环;11、升降板;12、动力轮;13、转动轴;14、转动柱;15、绕线杆;16、牵引线;17、传输带;1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包括顶板1,顶板1的顶部两侧中心呈水平呈对称设置有固定块2,两个固定块2之间均设置有滑动块3,滑动块3远离固定块2的一侧设置有转动带4,固定块2的内部呈水平设置有滑动板5,滑动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板6,固定块2内部与齿板6底部相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管7,螺纹管7远离滑动块3的一侧设置有齿轮8,顶板1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杆9,转动杆9的两端靠近齿轮8的位置均设置有齿环10,顶板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升降板11,转动杆9靠近升降板11的一端设置有动力轮12,转动带4的内部两端设置有转动轴13。

升降板11与动力轮12相互啮合,转动杆9贯穿固定块2的内部与固定块2相互转动连接,齿环10位于固定块2的内部,齿环10与齿轮8相互啮合,转动杆9来带动两端的齿环10旋转,由于齿环10与顶部的齿轮8相互啮合,进而通过齿轮8带动一侧的螺纹管7进行旋转。

齿轮8与螺纹管7相互固定连接,螺纹管7与固定块2相互转动连接,螺纹管7的顶部与齿板6相互卡接,滑动板5贯穿固定块2的内部与固定块2相互滑动连接,螺纹管7为金属制成。

滑动块3的内部靠近转动轴13的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呈竖直设置有转动柱14,转动柱14的中心设置有绕线杆15,绕线杆15的表面缠绕有牵引线16,转动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牵引线16为金属编织线,齿板6向一侧运动,进而带动滑动板5移动,进而带动滑动块3向传输带17进行运动,进而将传输带17表面的容纳盒固定。

牵引线16贯穿滑动块3的侧壁与固定块2相互连接,滑动板5与滑动块3相互固定连接,固定块2的外壁设置有防护橡胶,滑动块3向传输带17一侧运动时,由于牵引线16与固定块2连接,固定块2通过滑动块3使得牵引线16被拉伸。

顶板1呈水平设置,顶板1的顶部中心向内凹陷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呈水平设置有传输带17,传输带17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滚珠,传输带17与顶板1相互滑动连接,传输带17为橡胶制成,且传输带17被电机控制,间歇转动。

滑动块3靠近传输带17的一侧壁中心向内部凹陷,转动带4呈倾斜状,转动带4的中心设置有挡片,转动带4靠近转动轴13的一侧与转动柱14相互贴合,转动柱1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转动柱14旋转,由于转动柱14与转动带4相互贴紧,进而带动转动带4旋转,当容纳盒偏斜时,其拐角处与转动带4相互接触,进而带动其旋转。

滑动块3的底部高于顶板1,且滑动块3不与传输带17相互接触,滑动块3靠近传输带17的一侧中心设置有卡槽18,卡槽18内部设置有橡胶垫片,容纳盒被挤压到卡槽18内部,进行固定,当上料完成后,设备带动升降板11上升,进而将容纳盒解除固定。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设备顶部的出料装置向下挤压,进而带动顶板1一侧的升降板11向下移动,由于升降板11与动力轮12相互啮合,进而带动动力轮12旋转,进而带动转动杆9旋转,通过转动杆9来带动两端的齿环10旋转,由于齿环10与顶部的齿轮8相互啮合,进而通过齿轮8带动一侧的螺纹管7进行旋转,由于螺纹管7与顶部的齿板6相互卡接,所以在螺纹管7转动时,带动齿板6向一侧运动,进而带动滑动板5移动,进而带动滑动块3向传输带17进行运动,进而将传输带17表面的容纳盒固定,当顶部的滑动块3向传输带17一侧运动时,由于牵引线16与固定块2连接,固定块2通过滑动块3使得牵引线16被拉伸,由于牵引线16缠绕在绕线杆15上,进而带动绕线杆15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14旋转,由于转动柱14与转动带4相互贴紧,进而带动转动带4旋转,当容纳盒偏斜时,其拐角处与转动带4相互接触,进而带动其旋转,防止在挤压时卡住,导致容纳盒破裂,通过两侧的转动带4能快速的帮助容纳盒矫正位置,使得容纳盒被挤压到卡槽18内部,进行固定,当上料完成后,设备带动升降板11上升,进而将容纳盒解除固定,降低挤压几率,进而提高产品合格率,加快生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动力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