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

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

IPC分类号 : F21V14/00I,F21V14/08I,F21V17/16I

申请号
CN201920850190.4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9-06-06
  • 公开号: CN210050749U
  • 公开日: 2020-02-11
  • 主分类号: F21V14/00
  • 专利权人: 桐乡市倍特科技有限公司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具体涉及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移动遮挡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挤压机构;所述移动遮挡机构包括有第一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设置有T形卡,所述T形卡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T形卡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内部,所述T形卡底部设置有遮光片;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滑柄,从而移动遮光片,将光源遮挡,通过弹簧的弹性,使套管之间挤压,从而将物件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包括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遮挡机构,所述固定板(2)的两侧均设有挤压机构;

所述移动遮挡机构包括有第一滤光片(7),所述第一滤光片(7)的一侧设置有滑柄(6),所述滑柄(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光片(8),所述滑柄(6)的底部设置有T形卡(11),所述T形卡(11)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槽(5),所述T形卡(11)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5)内部,所述T形卡(11)底部设置有遮光片(21);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套管(3),所述第一套管(3)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管(4),所述第一套管(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管(13),所述第一推管(13)表面两侧均设有第二卡块(19),两个所述第二卡块(19)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槽(20),两个所述第二卡块(19)分别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二卡槽(20)内,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套管(10),所述第四套管(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18),所述第三弹簧(1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推管(17),所述第二推管(17)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套管(9),所述第三套管(9)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卡块(14),所述第三套管(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一卡块(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15),所述第一卡块(14)活动连接于第一卡槽(15)内部,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片(7)与第二滤光片(8)相距一厘米,所述滑柄(6)的宽度为两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卡(11)宽度为十五毫米,一侧所述第二滑槽(5)到另一侧第二滑槽(5)的距离为十五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4)与第三套管(9)靠近第一套管(3)与第四套管(10)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侧与第一套管(3)焊接,所述第一弹簧(12)的另一侧与第一推管(13)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21)的宽度为一厘米,所述遮光片(21)的长度为两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柄(6)、T形卡(11)和遮光片(21)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3)与固定板(2)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套管(4)与第一滤光片(7)和第二滤光片(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般家庭里也均安装了诸如路由器、空气净化器之类的家电设备了,这类设备有个共同特点是有指示灯。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02542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包括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固定在家电设备上,所述夹具上至少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能匹配对准家电设备的指示灯位置,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用于减少指示灯的灯光散射,所述通孔上活动设置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位于滤光片上方,所述遮光片用于遮挡指示灯的灯光;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光源位置不固定,物件尺寸不一致,遮挡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通过移动滑柄,从而移动遮光片,将光源遮挡,通过弹簧的弹性,使套管之间挤压,从而将物件固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移动遮挡机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挤压机构;

所述移动遮挡机构包括有第一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的一侧设置有滑柄,所述滑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光片,所述滑柄的底部设置有T形卡,所述T形卡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T形卡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内部,所述T形卡底部设置有遮光片;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管,所述第一推管表面两侧均设有第二卡块,两个所述第二卡块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槽,两个所述第二卡块分别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二卡槽内,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套管,所述第四套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推管,所述第二推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三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卡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活动连接于第一卡槽内部,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光片与第二滤光片相距一厘米,所述滑柄的宽度为两厘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T形卡宽度为十五毫米,一侧所述第二滑槽到另一侧第二滑槽的距离为十五毫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三套管靠近第一套管与第四套管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限位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与第一套管焊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侧与第一推管焊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片的宽度为一厘米,所述遮光片的长度为两厘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柄、T形卡和遮光片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管与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扯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与第四套管,从而拉扯第一推管与第二推管,使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与第四套管之间分离,从而改变宽度,拉扯第三套管与第四套管,使第一卡块在第一卡槽内移动,从而改变长度,将被遮物件放置在中间,松开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与第四套管,使第二弹簧挤压第三套管,使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分别挤压第一推管和第二推管,从而使与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与第四套管与固定板挤压被遮物件,使遮挡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抓住滑柄,从而使滑柄移动,滑柄移动带着T形卡在第二滑槽内部移动,从而改变遮光片的位置,使遮光片可以遮挡住不同位置不需要光源,而需要的光源依旧可以从第一滤光片照射出来,但由于第一滤光片的滤光性,使光线变暗,但不影正常运行,从而避免眼睛直视光源,使眼睛劳累,从而影响眼睛视力,使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的适用性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B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滑槽、2固定板、3第一套管、4第二套管、5第二滑槽、6滑柄、7第一滤光片、8第二滤光片、9第三套管、10第四套管、11T形卡、12第一弹簧、13第一推管、14第一卡块、15第一卡槽、16第二弹簧、17第二推管、18第三弹簧、19第二卡块、20第二卡槽、21遮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可包括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移动遮挡机构,所述固定板2的两侧均设有挤压机构。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图5,该实施例的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的移动遮挡机构包括有第一滤光片7,所述第一滤光片7的一侧设置有滑柄6,所述滑柄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滤光片8,所述滑柄6的底部设置有T形卡11,所述T形卡11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槽5,所述T形卡11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二滑槽5内部,所述T形卡11底部设置有遮光片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光片7与第二滤光片8相距一厘米,所述滑柄6的宽度为两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T形卡11宽度为十五毫米,一侧所述第二滑槽5到另一侧第二滑槽5的距离为十五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片21的宽度为一厘米,所述遮光片21的长度为两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滑柄6、T形卡11和遮光片21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抓住滑柄6,从而使滑柄6移动,滑柄6移动带着T形卡11在第二滑槽5内部移动,从而改变遮光片21的位置,使遮光片21可以遮挡住不同位置不需要光源,而需要的光源依旧可以从第一滤光片7照射出来,但由于第一滤光片7的滤光性,使光线变暗,但不影正常运行,从而避免眼睛直视光源,使眼睛劳累,从而影响眼睛视力,使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的适用性更广。

参照说明书附图3-4,该实施例的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的挤压机构包括第一套管3,所述第一套管3一侧设置有第二套管4,所述第一套管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管13,所述第一推管13表面两侧均设有第二卡块19,两个所述第二卡块19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槽20,两个所述第二卡块19分别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二卡槽20内,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套管10,所述第四套管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18,所述第三弹簧1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推管17,所述第二推管17的外壁设置有第三套管9,所述第三套管9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卡块14,所述第三套管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一卡块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15,所述第一卡块14活动连接于第一卡槽15内部,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管4与第三套管9靠近第一套管3与第四套管10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侧与第一套管3焊接,所述第一弹簧12的另一侧与第一推管13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3与固定板2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套管4与第一滤光片7和第二滤光片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拉扯第一套管3与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9与第四套管10,从而拉扯第一推管13与第二推管17,使第一套管3与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9与第四套管10之间分离,从而改变宽度,拉扯第三套管9与第四套管10,使第一卡块14在第一卡槽15内移动,从而改变长度,将被遮物件放置在中间,松开第一套管3与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9与第四套管10,使第二弹簧16挤压第三套管9,使第一弹簧12和第三弹簧18分别挤压第一推管13和第二推管17,从而使3与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9与第四套管10与固定板2挤压被遮物件,使遮挡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拉扯第一套管3与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9与第四套管10,从而拉扯第一推管13与第二推管17,使第一套管3与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9与第四套管10之间分离,从而改变宽度,拉扯第三套管9与第四套管10,使第一卡块14在第一卡槽15内移动,从而改变长度,将被遮物件放置在中间,松开第一套管3与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9与第四套管10,使第二弹簧16挤压第三套管9,使第一弹簧12和第三弹簧18分别挤压第一推管13和第二推管17,从而使3与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9与第四套管10与固定板2挤压被遮物件,使遮挡更加稳定。通过,抓住滑柄6,从而使滑柄6移动,滑柄6移动带着T形卡11在第二滑槽5内部移动,从而改变遮光片21的位置,使遮光片21可以遮挡住不同位置不需要光源,而需要的光源依旧可以从第一滤光片7照射出来,但由于第一滤光片7的滤光性,使光线变暗,但不影正常运行,从而避免眼睛直视光源,使眼睛劳累,从而影响眼睛视力,使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的适用性更广。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立体式光源遮挡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